[发明专利]镜头模组无效
申请号: | 200810303652.7 | 申请日: | 2008-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0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萧博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4 | 分类号: | G02B7/04;G02B7/02;H02N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镜头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镜头模组,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压电驱动器的镜头模组。
背景技术
数码相机之光学模块为了实现对焦功能,需要驱动镜筒移动以达到对焦目的。一般采用步进马达或伺服马达为动力源的机械式对焦、其虽然已具有相对成熟的精确定位技术,然而,这种机械式对焦镜头一般都需要相当多的精密机械传动机构。不仅机械架构复杂,而具有组装步骤繁琐、体积大和成本高昂的缺失,同时还有耗电量大及噪音的缺点。对于需要小型化的摄影装置而言,例如使用在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或笔记本电脑上的微型摄影装置等,则此种大体积的机械式对焦镜头显然并不适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较小的具有压电驱动器的镜头模组。
一种镜头模组,其包括镜筒、镜座及压电驱动器,所述压电驱动器包括一个本体,所述本体中央设置有一个通孔,所述本体具有一个围绕所述通孔且远离所述通孔的外侧固定部及一个靠近所述通孔且围绕所述通孔的承载部,所述承载部上设有至少一个压电结构,所述压电结构具有沿平行于所述本体的中心轴方向的形变量,所述镜筒固定在所述压电驱动器的压电结构上,所述镜座具有一个环形筒壁,所述镜座的内筒壁设有一个环形凹槽,所述压电驱动器的外侧固定部固定在所述凹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镜头模组采用压电驱动器来驱动镜筒沿其中心轴方向运动以实现对焦目的,从而使得镜头模组的组件精简、结构简单、体积较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镜头模组的组合示意图,其包括压电驱动器。
图2是图1的立体剖视图。
图3是图2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压电驱动器的平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提供的压电驱动器的平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提供的镜筒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所提供的镜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及图3,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镜头模组10,它包括镜筒20、压电驱动器30及镜座40。
该镜筒20用来收容至少一个镜片22。该镜筒20的中央设有一个通光孔201。该镜筒20具有主体部202及与主体部202一端相连的前端部204。该主体部202用来收容镜片22。该主体部202与该前端部204相接处形成一固定面206。
该压电驱动器30具有一个本体31。该本体31为由两个形状相同的弧形体311组成的环状结构。每一弧形体311均有一个远离该压电驱动器30的中心轴的弧形固定部312及靠近该压电驱动器30的中心轴的弧形承载部313。该弧形承载部313上设有一弧形压电结构38,且该两个压电结构38以该本体31的中心为中心对称分布。此时,该两个弧形固定部312组成该压电驱动器30的外侧固定部。
该压电结构38可以为采用电子束热蒸镀等技术沉积在弧形承载部313上的压电陶瓷薄膜层,也可以是通过胶合粘结等机械固定方式固定在弧形承载部313上的压电陶瓷片。
该压电结构38具机电转换功能,可将施加其上的电能转换为相应的机械能,因而,该压电结构38在电场作用下可发生一定形状的机械形变,该压电结构38可为压电陶瓷。
压电结构38的机械形变与施加其上的电场强度E成正比例关系,可用下述简单公式表示压电结构38的机械形变量与电场强度E的比例关系:S=dE,S为压电结构38在某一电场强度E时的形变量,d为压电结构38的压电常数。由上述公式可知:如果要使压电结构38发生一定的形变S时,可施加电场强度E为S/d的电场。
当给压电结构38施加一个与极化方向相同(或相反)的电场时,由于电场方向与极化方向相同(或相反),起着极化强度增大(或减小)的作用,使压电结构38引起沿极化方向增长(或缩短)的机械形变。
本实施例中,压电结构38具有沿平行于该本体31的中心轴方向上的机械形变量。
该镜座40由两个形状相同的半筒42组成。该半筒42具有一个开口方向朝向该镜座40的中心轴的半圆形的开口421,以使该两个半筒42合成镜座40时,该两个开口421合成一个圆形通孔422。该圆形通孔422使得光线穿过镜筒20的通光孔2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3036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