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连接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10304438.3 | 申请日: | 2008-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3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周铭璋;吴立群;黄朝栋;徐勇春;林志民;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40 | 分类号: | H01F27/40;H01F27/28;H01F27/30;H01F27/24;H01R31/06;H01R13/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江苏省昆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有变压器与共模抑制模组的电连接器系统,尤其涉及其变压器及共模抑制模组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具有变压器与共模抑制模组的电连接器产品中,通常的做法是将变压器与共模抑制线圈连体设置,然后装设在电连接器的内置电路板上,最后再转接至外部电路板上。所述之传统设计中,变压器与共模抑制线圈组成模组的线圈需手工绕制,而手工绕制的方式效率低,线圈品质较差,且不利于生产流程中的自动化,从而导致了连接器的成本较大。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技术进行改进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变压器与共模抑制模组的电连接器系统,其变压器与共模抑制模组之连接便于自动化生产,提高了效率,减小了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系统,用以形成网络通路,其包括外部电路板、安装于外部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及装置于外部电路板与电连接器的共模抑制模组与变压器,该网络通路具有互为输入端与输出端的第一侧与第二侧,变压器包括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共模抑制模组包括第三线圈与第四线圈,第一线圈的两端连接于上述第一侧,第二线圈的两端分别电性连接于第三与第四线圈的一端,第三与第四线圈的另一端连接至网络通路的第二侧,所述变压器还包括单环形的磁芯,所述第一、第二线圈共同缠绕于所述单环形磁芯上,所述共模抑制模组还包括条形的磁芯,所述第三、第四线圈共同缠绕于所述条形磁芯上,所述第二线圈的两端通过其他导体实现与第三、第四线圈的电性连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之电连接器系统将变压器与共模抑制线圈分开独立设置并采用自动化的方式绕制,不仅提高了变压器及共模抑制模组的生产效率,而且提高了线圈的品质,且易于实现电连接器系统中变压器及共模抑制模组的自动化焊接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人先前设计之第一种电连接器系统的组装立体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系统的部分分解视图。
图3是图2所示内置电路板与变压器模组及共模抑制模组的配合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人先前设计之第二种电连接器系统的组装立体视图。
图5是图4所示电连接器系统的部分分解视图。
图6是图5所示外部电路板与变压器模组及共模抑制模组的配合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人先前设计之第三种电连接器系统的组装立体视图。
图8是图7所示电连接器系统的部分分解视图。
图9是图8所示内置电路板与变压器模组的配合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人先前设计之第四种电连接器系统的组装立体视图。
图11是图10所示电连接器系统的部分分解视图。
图12A是符合本申请人先前设计与本发明的一种10/100网络电连接器系统的电路图。
图12B是图12A中一个网络通路的电路示意图。
图12C是图12A共模抑制模组省略接地用的第五线圈的电路示意图。
图12D是符合本申请人先前设计与本发明的一种10/1000网络电连接器系统的电路示意图。
图13是符合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电连接器系统的部分分解视图。
图14是符合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电连接器系统的部分分解视图。
图15是符合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电连接器系统的部分分解视图。
图16是符合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电连接器系统的部分分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3及图12A、图12B、图12C所示为本申请人的第一种先前设计,其揭示一种电连接器系统100,其包括一外部电路板1、安装于外部电路板1上的电连接器3、装置于电连接器3内的变压器5及共模抑制模组7。该电连接器系统100形成有两个用以传递差分信号的网络通路,各网络通路具有互为输入端与输出端的第一侧P与第二侧O。
所述电连接器3包括设有对接空间(未标号)的绝缘本体31、安装于绝缘本体31的内置电路板33、设置于内置电路板33一侧并延伸进入上述对接空间(未标号)的若干对接端子35、设置于内置电路板33另一侧并将内置电路板33连接至外部电路板1的若干转接端子37,所述对接端子35作为网络通路的第二侧O,转接端子37作为网络通路的第一侧P。所述内置电路板33设有若干导电路径331及连接于导电路径331的若干导电片3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3044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导太阳能电池板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LED背光源整体调光的方法及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