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潘妥拉唑的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0810304911.8 | 申请日: | 2005-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8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发明(设计)人: | 孙娟;孙中厚;刘恩祥;张婕;苏红清;俞建江;张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康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4439 | 分类号: | A61K31/4439;A61K31/43;A61P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00山东省济南市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潘妥拉唑 治疗 消化 性溃疡 药物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组合物,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研究背景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病变局限于胃及十二指粘膜。随着我国社会 发展,环境变迁,人口结构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主要因吸烟、饮酒、情绪紧张、药物 刺激等引起的消化性溃疡发病率逐渐增高,成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 苦,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基于这些原因,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关注和 重视,因此发明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消化性溃疡药物已受到极大关注,并成为目前药物研究开 发的重点和热点之一。
多年来一直认为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主要因为胃酸过度分泌所致。所以在治疗方面主 要是抑制胃酸分泌。目前通过抑制胃酸分泌而治疗消化系统溃疡的药物很多,包括组织胺受 体拮抗剂、抗酸药和H+-K+ATP酶(又称质子泵)抑制剂等。其中,组织胺受体拮抗剂如,但 不限于,西咪替丁(cimetidine)、雷尼替丁(ranitidine)、拉呋替丁(lafutidine)、 法莫替丁(famotidine)和罗沙替丁(roxatidine)等;而H+-K+ATP酶(又称质子泵)抑制 剂包括雷贝拉唑(rabeprazole,E-3810,LY307640,Aciphex)、泰妥拉唑( tenatoprazole,TU-199)、奥美拉唑(Omeprazole,Prilosec)、兰索拉唑( lansoprazole,AG-1749,Prevacid)、潘妥拉唑(pantoprazole,Protonix)、依索米拉唑 (esomeprazole,Nexium)、兰米诺拉唑(leminoprazole)、泰诺拉唑(tenooprazole) 、兰木拉唑(rabmprazole)、来明拉唑、多司马酯(dosmalfate)和索法酮等;抗酸药如, 但不限于,氢氧化铝、氢氧化镁、碳酸氢钠及碳酸钙等。
组织胺受体拮抗剂能抑制胃酸分泌,虽然对胃酸分泌的影响比对其它生理功能的影响更 强,但由于组织胺受体还存在于许多其它组织,包括血管、气管平滑肌及右心房等,因此该 类药物对循环、呼吸及中枢神经系统有较明显的副作用。如西咪替丁和雷尼替丁治疗消化性 溃疡效果不够理想。容易导致溃疡复发。H+/K+—ATP酶抑制剂,即质子泵抑制剂(PPI)是一 类新型的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此类药物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较强,但在酸性环境下不够稳 定,因此,疗效果难以巩固。另外,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还可通过启动胃窦反馈机制而 引起高胃泌素血症(Arnold R et al.,1986;Creutzfeldt W et al.,198;Larsson H., 1986),继而引起胃体的弥漫性内分泌细胞增生,为类癌特征(Ekan et al .,1985)--achlorhydria。因而长期单独应用H+/K+—ATP酶抑制剂受到很大限制,剂量不够 或治疗不规律将会导致溃疡反复。
最新的研究发现,胃酸分泌乃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其中,组织胺、胃泌素和乙酰胆硷 等可以刺激胃壁细胞的活性,胃泌素和乙酰胆硷对胃壁细胞除了直接作用外,还可促进胃粘 膜细胞释放储存的组织胺。因此,组胺乃胃酸分泌的重要介导者。导致胃酸分泌的另一个重 要步骤乃发生在壁细胞上的膜的转形。当细胞被刺激后,细胞内的管囊融合并在顶质膜上形 成一个膨胀的分泌小管,其中有H+/K+—ATP酶。通过这一方式,H+/K+—ATP酶(质子泵)将 H+与K+交换,最终介导胃酸分泌。因此,组胺是胃酸分泌的重要介导者,而位于胃壁细胞 的管状囊泡和分泌管膜上H+/K+—ATP酶(质子泵)参与胃酸分泌的最后一个环节。单纯抑制 其中一个环节对胃酸分泌会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效果不明显。增大剂量将会受到毒性反应 的限制,剂量不够或治疗不规律将会导致病情复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康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济南康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3049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疟药物羟基氯喹的一种新用途
- 下一篇:一种硫酸沙丁胺醇细粉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