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胶囊内视镜及其镜片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304926.4 | 申请日: | 2008-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1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庄信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A61B5/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囊 内视镜 及其 镜片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检查器具,特别涉及一种胶囊内视镜及其镜片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早在1795年,就有许多医学先辈开始进行消化道的检查。在检查仪器较粗糙不便的情况 下,通常只能针对消化道的前后端作检查,而后为了改善检查的便利性,出现了内视镜的构 想及发明。检查时,将管子插入所要检查的器官内,从管子的插入端的冷光源所发出来的冷 光将器官内部照亮,然后由管子插入端所镶嵌的影像感测芯片拍摄的影像信号经管子传送回 计算机,由计算机将信号转换成影像,在检查消化道时,仍然有一大段的小肠不容易用内视 镜检查到,因为传统式的内视镜如果长度太长,操控将比较困难,病人也就要承受比较大的 痛苦。
随着科技的进步,逐渐发展出利用生物无线遥测的技术,舍弃先前的有线传输,再从体 积和使用方式上解决目前内视镜的缺点。近年更诞生了许多如胶囊药物一般大小的胶囊内视 镜。然而,就临床应用上,仍有部分患者因为肠道狭窄而使胶囊内视镜阻塞在肠道内无法正 常排出体外,而此时只能开刀从体内取出,这无疑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体积较小的胶囊内视镜及其镜片的制造方法。
一种胶囊内视镜,其包括一个胶囊壳体、一个镜头模组、至少一个光源、一个影像感测 芯片、一个存储器、至少一个电源、一个无线发射模组及一个收容腔体。所述镜头模组包括 一个镜座及固定在所述镜座上的至少一个镜片。所述胶囊壳体及所述镜头模组均由生物可降 解材料制成。所述收容腔体用透明且表面光滑的薄膜制成,所述薄膜为不可降解材料制成, 所述光源、影像感测芯片、存储器、电源及无线发射模组均收容于所述收容腔体内。所述电 源用于给所述光源、影像感测芯片、存储器及无线发射模组提供电力。所述光源用于发射光 线至所述胶囊壳体外。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影像感测芯片形成的影像信息。所述无线发 射模组用于无线发射所述存储器中的影像信息。
一种上述的胶囊内视镜的镜片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个第一基板;
在所述第一基板上进行加工,形成多个突起的微镜结构;
在第一温度下用涂层材料涂布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经过第一时间段硬化形成与所述微镜 结构对应的具有多个凹陷的微结构的第二基板;
将所述第二基板从所述第一基板上分离;
在第二温度下在所述第二基板上涂布生物可降解材料,经过第二时间段硬化形成由生物 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具有多个微镜结构的第三基板;及
将所述第三基板上的多个微镜结构经过切割得到多个镜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胶囊内视镜,因为所述胶囊壳体及镜头模组均由生物可降解材料 制成,故可以在生物体内降解,所以整个胶囊内视镜的体积减小,更容易排出体外。
上述镜片制造方法,使制造上述胶囊内视镜的镜片的制程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胶囊内视镜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胶囊内视镜的镜片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图1的胶囊内视镜的镜片的制造方法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胶囊内视镜及其镜片的制造方法做进一步的说明,举以下实施方式并配 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如下。
第一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3049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