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闪光灯模组无效
申请号: | 200810304971.X | 申请日: | 2008-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5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黄恒星;王书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7/10 | 分类号: | F21V7/10;F21V7/22;F21V7/04;G03B15/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闪光灯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闪光灯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在闪光灯模组中,为减少焊接工时,节省触发连接线材,使模 组结构小型化,经常使用如图1所示的闪光灯模组10,其灯管11与反射 伞12组装成一体,反射伞12与Z字型触发弹片13接触,触发弹片13下 端与一印刷电路板(图未示)电连接。印刷电路板产生3K~5K的高压,通过 Z字型触发弹片13用触碰方式传导至反射伞12,然后利用瞬间高压的能 量激发灯管11中的气体,使该气体游离化,灯管11的两端带有的电压差 因为灯管11中的气体被游离化而使灯管11两端瞬间导通产生闪光。但该 闪光灯模组10在电传导过程中,因Z字型触发弹片13弹性疲软或偏移, 会造成与反射伞12接触不良,甚至造成无法触发的问题。
另外,反射伞与印刷电路板还有通过带有导电胶的铜箔的粘接来实现 连接,这样就还要在导电胶外面贴一层绝缘胶布。
上述两种方式中,第一种方式容易导致接触不良,第二种方式需要额 外的部件来实现反射伞与印刷电路板的连接,并且两种方式反射伞的定位 都需要另外的定位结构,因此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接触良好且成本较低的闪光灯模组。
一种闪光灯模组,其与一印刷电路板连接,所述闪光灯模组包括一个 反射伞及一个插设于所述反射伞上的灯管。所述反射伞具有一个反光面。 所述反射伞采用导电材料制成。所述反射伞的外表面远离所述反光面的方 向延伸出至少一个突起状的触发电极,所述触发电极直接与所述印刷电路 板相连以使所述反射伞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电性相连。
相对于现有技术,所述闪光灯模组,从所述反射伞的外表面延伸出至 少一个突起状的触发电极,并通过所述触发电极与印刷电路板电性连接, 因为所述触发电极从所述反射伞延伸出来,故可以保证所述闪光灯模组与 印刷电路板之间接触良好,并且该触发电极也可以起到将所述反射伞定位 的作用,不需要另外的定位结构,故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闪光灯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闪光灯模组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闪光灯模组做进一步的说明,举以下实施方式并配合 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2,本发明提供的闪光灯模组100包括一个反射伞110及一 个插设于所述反射伞110上的灯管120。所述闪光灯模组100与一个印刷 电路板200连接。
所述反射伞110具有一个出光面111及一个反光面112。其中,所述 反光面112为所述反射伞110的内表面。所述反射伞110的外表面113向 远离所述反光面112的方向延伸出至少一个突起状的触发电极130。
所述触发电极130延伸的方向可以为任意,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触发 电极130与所述出光面111垂直。如此设置,可以使所述反射伞110与所 述印刷电路板200组装更容易。
所述触发电极130可以位于所述反射伞110的外表面113的任意位置,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触发电极130位于所述反射伞110的一端。如此设置, 成型较容易。可以理解,所述触发电极130也可以位于所述反射伞110的 外表面113的中央或其他位置。
所述触发电极130可以直接插入所述印刷电路板200,也可以通过焊 接的方式使所述触发电极130与所述印刷电路板200形成电性连接。本实 施方式中,所述触发电极130直接插入所述印刷电路板200。如此设置, 容易组装。
所述反射伞110的横截面的弧线形状可为抛物线形、半椭圆形、半圆 形或其他弧线形成的图形中的一种,本实施方式中反射伞110的横截面为 抛物线形。所述反射伞110采用导电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反射伞110 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所述灯管120内充气体,所述闪光灯模组100工作时,所述触发电极 130产生瞬间高压,并经由所述反射伞110传送给所述灯管120内的气体, 从而所述气体被电离,被电离的气体呈现低阻抗的状态,使得所述灯管120 的阴极与阳极导通,此时大量电流通过使灯管120两端电路瞬间导通,从 而实现闪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3049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足疗仪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具有红外触摸功能的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