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冰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304992.1 | 申请日: | 2008-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8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发明(设计)人: | 应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应辉 |
主分类号: | F25C1/00 | 分类号: | F25C1/00 |
代理公司: | 永康市联缙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伟凯 |
地址: | 321300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冰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制冰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使用制冰机来进行制冰。如中国专利200420058430.0号便提出了“改进的制冰机”。在该技术方案中,制冰机包括:壳体和安装于壳体内的内胆、制冰及铲冰机构、制冷循环系统、水泵系统及控制电路。制冰及铲冰机构包括:一能翻转的盛水盒和铰接于盛水盒上的铲冰板;控制电路包括:中央处理单元和与中央处理单元电连接的开关电路、指示灯电路、感温电路、水位检测电路、执行电路以及为上述各电路提供电源的电源电路;感温电路包括水温检测电路和冰温检测电路,水温检测电路与一水温传感器电连接,冰温检测电路与一冰温传感器电连接。该制冰机可实现制冰功能。但存在以下不足:
1、上述制冰机采用铰接于制冰盒上的铲冰板将冰块送到储冰盒,使得制冰机结构复杂。铲冰板工作时可能被卡,降低制冰机工作可靠性。
2、上述制冰机为实现下一轮制冰时,制冰盒中的水不流经储冰盒中已储存的冰块,储冰盒必须设在制冰盒的旁侧,使得上述制冰机的体积较大。
3、到位堵点的设置使电机容易产生死点,影响电机使用寿命,使制冰盒工作不可靠。
4、由于同步电机再次启动的转向不确定,当制冰盒处于水平状态或翻转到位状态时,有1/2的概率要经过制冰盒抵顶到位堵点的步骤,以完成翻转过程,使得制冰盒复位速度慢、工作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水冰分离、体积小、结构简单、不论电机正反转制冰盒总能保持正常翻转方向的制冰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制冰机,制冰机的壳体中设有制冰机构,制冰机构中设有由电机带动翻转的制冰盒,制冷循环机构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相应的管路;供水系统中设有水箱,控制电路控制各机构运作;制冰盒中设有蒸发器,制冰盒下设有接冰机构。所述的接冰机构包括:制冰盒下方设有储冰盒,储冰盒下方设有水箱,制冰盒上端设有倒水缺口,制冰盒向下翻转时,该倒水缺口始终位于制冰盒向下翻转一侧的最低处,倒水缺口下方设有流水通道。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由于制冰盒的倒水缺口始终位于制冰盒向下翻转一侧的最低处,制冰盒在电机的带动下翻转时,制冰盒中是水从该倒水缺口流入水箱,实现水冰分离。其省去了现有制冰机上的铲冰板及相关组件,使制冰机结构简单;同时避免了铲冰板工作时容易被卡的缺点。使得制冰机工作可靠。再者,由于倒水缺口的设置,使储冰盒可直接设于制冰盒下方,可缩小制冰机的体积。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流水通道包括设于储冰盒一侧带挡板的开孔。其可在实现水、冰分离的同时,冰水从储冰盒位置方便的流入水箱。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水箱包括:设于流水通道下方的低温水贮存部和常温水贮存部,低温水贮存部和常温水贮存部间设有隔板,并通过缓流孔相连通,制冰盒的注水泵进水口设于低温水贮存部。由于水箱分成低温水贮存部和常温水贮存部,注水泵进水口设于低温水贮存部;注水泵先将低温水送到制冰盒,可提高制冰效率。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储冰盒呈抽屉状,其底部为一斜面,在该斜面的最低处设有滴水孔。该滴水孔可将冰块融化的水流回水箱。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电机输出轴依次通过偏心部件、连杆、传动轴与制冰盒支轴连接。其可实现无论电机正转或者反转,制冰盒总能沿相同方向旋转,避免了电机堵转的情况,提高了电机的使用寿命;且制冰盒复位速度快、工作更稳定;还能避免电机堵转产生的安全隐患。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制冰盒另一侧支轴上设有压轮,压轮上设有与微动开关簧片相应的凹口。其可使本发明微动开关控制更可靠。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制冰盒支轴设于制冰盒一侧。利于降低制冰机的高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制冰机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接冰机构部件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制冰盒部示意图。
图4是制冰盒处于水平状态,电机正、反转制冰盒翻转方向示意图。
图5是制冰盒处于翻转到位状态,电机正、反转制冰盒翻转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应辉,未经应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3049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