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铰链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10305387.6 | 申请日: | 2008-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7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周育政;王金鑫;段军武;周凡;龙本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10 | 分类号: | F16C11/10;H05K5/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铰链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铰链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子装置中的铰 链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个人计算器的普及,传统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已经 逐渐被液晶显示器所取代。为了方便使用,通常会将液晶显示器通 过铰链结构与支撑装置连接起来,铰链结构可以使液晶显示器的倾 角发生改变,但是当使用者在调节液晶显示器之显示角度时,由于 液晶显示器重心相对铰链结构的支点的距离的变化,而出现液晶显 示器自动转角现象,不能调到满意的角度且无法稳定住。为此,常 在铰链结构中增加可平衡液晶显示器重力的扭簧来保证角度调整 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一种铰链结构,用于连接液晶显示屏和支撑架,包括承架、贯 穿承架的心轴、套设于心轴两端的两枢接片、将枢接片固定于心轴 上的两个紧固件、套设于心轴上的轴套以及套设于轴套上两个扭 簧。扭簧的一端固定于承架上,一端固定于枢接片上,承架与支撑 架固定连接,枢接片与液晶显示器固定连接。当调整液晶显示器的 角度时,液晶显示器带动枢接片以心轴为轴心转动,并使扭簧扭转, 借由扭簧的扭力来平衡液晶显示器的重力,可以避免液晶显示器自 动转角。此种铰链结构在枢接片相对承架运动时,扭簧与心轴之间 也有相对运动,因为扭簧与心轴多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两者在相对 运动时会因为摩擦而产生异响,因此需要在心轴上增加由软性材料 制成的轴套来消除异响,这就增加了铰链结构的成本,且结构较为 复杂。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的铰链结 构。
一种铰链结构,包括支架、枢接片、将枢接片可转动连接至支 架的转轴以及套设于转轴上的卷簧,卷簧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转 轴包括衔接杆,衔接杆上设置有收容部,收容部将衔接杆分成非对 称的两个部分,卷簧的第一端连接于该衔接杆的收容部内,第二端 与枢接片连接,且该卷簧各圈之间的间距不相等,当第二端被拉伸 时,卷簧能够绕转轴产生偏心运动以提供不同的弹力,枢接片包括 相互连接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卷簧的第二端固定于枢接片的第 一基板上,第二基板上开设有限位孔,支架上设置有限位凸部,限 位凸部设于限位孔内,且可于限位孔内滑动。
上述铰链结构中,枢接片转动时,拉动其上的卷簧,卷簧的弹 力可以用来平衡显示器的重力,因此可以避免显示器自动转角的情 况的出现,而且,当卷簧被枢接片拉动时,卷簧以转轴为支点转动, 两者接触的部位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不会出现异响,无需通过增加 额外的元件来消除异响,因此结构简单且可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铰链结构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图1所示铰链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提供的铰链结构作进一步 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铰链结构100包括支 架10、与支架10连接的枢接片20、连接支架10与枢接片20的转 轴30、套设于转轴30上的卷簧40、连接卷簧40与枢接片20的连 接件50以及套设于转轴30上的弹片60、平垫片70和紧固件80。
支架10包括本体11、从本体11相对两端面延伸出的限位凸部 13以及从本体11一侧面延伸出的两个连接部15。两个连接部15 上均贯通开设有供转轴30穿过的非圆形轴孔151。
枢接片20包括第一基板21、与第一基板21垂直连接的第二 基板23以及与第二基板23垂直连接的第三基板25。第一基板21 上贯通开设有螺纹孔211。第二基板23上贯通开设有限位孔231 以及供转轴30穿过的枢接孔233。枢接片20共有两片,分别位于 支架10的两端,支架10的两个限位凸部13各自对应插入一个枢 接片20上的限位孔231内,限位凸部13与限位孔231配合可以限 制枢接片20的转动角度。
转轴30包括抵持部31、非圆形轴杆33以及衔接杆35。轴杆 33从抵持部31的一端面远离抵持部31延伸,轴杆33远离抵持部 31的一端具有螺纹部331。衔接杆35从抵持部31的另一端面远离 抵持部31延伸,衔接杆35自远离抵持部31的一端面向抵持部31 开设有收容部351。本实施例中,收容部351为矩形槽,该收容部 351将衔接杆35分成非对称的两部分,转轴30有两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3053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模具中模塑物体的方法
- 下一篇:机器人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