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工件上加工流道的方法及其治具无效
申请号: | 200810305690.6 | 申请日: | 200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3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林后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B23Q3/02;B23Q15/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件 加工 方法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在模具上加工流道的方法及治具。
背景技术
模具装置是进行射出成型产品的重要工具,包括模仁及套在模仁内的注口衬套。模仁上 开设若干模穴及若干流道。注口衬套包括贯穿其中的注口以及注口壁,注口壁上开设有分流 流道,注口的一端与一射出机连接,注口的另一端通过注口衬套的分流流道及模仁的流道与 模穴连通。射出成型时,射出料被加入到射出机的料筒中,经加热到熔融状态,在射出机的 螺杆或柱塞的推动下,经射出机的喷嘴进入注口,并分流到各个分流流道及流道中,从而进 入各个模腔。
然,直接将注口衬套固定于机床上加工分流流道,加工精度较低且制造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制造成本较低且加工较为精确的在工件上加工流道的方法及其治具 。
一种治具,该治具用于在工件上加工流道,该治具包括第一工具及用于对刀的第二工具 ,第一工具内开设一通孔,对刀时该第二工具装配于该通孔中且该第二工具的一端伸出该通 孔并露出于该第一工具之外,对刀完成后第二工具从该通孔中取出,加工流道时该工件装配 于该通孔中且该工件的一端伸出该通孔而露出于该第一工具之外,该第二工具伸出该通孔的 一端与该工件伸出该通孔的一端形状相同。
一种在工件上加工流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第一工具,将该第一工具定位于 机床上,该第一工具内开设有一通孔;提供一第二工具,将该第二工具装配于第一工具的通 孔中,使第二工具的一端伸出该通孔之外;将机床上的刀具抵靠第二工具伸出该通孔之外的 一端的外表面以对刀;将第二工具从该第一工具的通孔中取出;将工件装入该通孔中并固设 于第一工具内,使工件的一端伸出该通孔之外,该工件伸出该通孔的一端与该第二工具伸出 该通孔的一端形状相同;以及利用刀具在该工件的加工面上加工形成所需的流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在工件上加工流道的治具利用第一工具将工件固定于机床上 ,并且利用第二工具完成对刀,加工精度较高且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在工件上加工流道方法的一较佳实施例中对刀步骤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第一工具及第二工具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倒转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在工件上加工流道方法的一较佳实施例中加工步骤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第一工具、第三工具及工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为图5倒转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沿图6中VII-VII的剖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在工件上加工流道方法的一较佳实施例中加工完成后工件的立体示意图 。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加工注口衬套为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在工件上加工流道的方法及其治具 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8,工件40(图5所示)呈圆柱阶梯形状,包括第一柱体41及第二柱 体42,第一柱体41的顶面45位于工件40的顶端,第二柱体42的底面46位于工件40的底端。第 一柱体41的直径小于第二柱体42的直径,第一柱体41与第二柱体42之间形成第一台阶43,第 一台阶43上开设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安装孔44。顶面45作为加工面,用于加工形成流道47( 图8所示)。
治具包括第一工具10、第二工具20及第三工具30。第一工具10呈长方体状,包括上表面 11、下表面12、第一侧面13及第二侧面14,上表面11与下表面12相对设置,第一侧面13及第 二侧面14分别连接于上表面11与下表面12之间,第一侧面13位于第一工具10的前侧,第二侧 面14位于第一工具10的右侧,第一侧面13与第二侧面14相互邻接且垂直设置,第一侧面13与 第二侧面14作为第一工具10安装于机床上的定位基准面。第一工具10内开设一通孔15,该通 孔15为阶梯状,包括第一孔16及第二孔17(图3),第二孔17为矩形孔且靠近于下表面12一 侧。第一孔16靠近于上表面11一侧,包括大孔162及小孔161,大孔162与小孔161均为圆形, 小孔161更靠近上表面11一侧而位于大孔162的上方,大孔162更靠近下表面12一侧而与第二 孔17相邻。小孔161与大孔162之间形成第二台阶18,第二台阶18上设置两个第二安装孔181 (图7)。大孔162与第二孔17之间形成第三台阶19,第三台阶19上开设两个第三安装孔191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3056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嵌入式大功率LED吸顶灯
- 下一篇:一种散热性较好的LED吸顶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