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305718.6 | 申请日: | 2008-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0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胡小东;胡永辉;霍卫杰;刘天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4/02 | 分类号: | H01R24/02;H01R13/11;H01R12/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指一种用于射频通讯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通讯设备和计算机等各种电子设备中,为了在大致平行配置的两块印刷电路板间实现高频信号传输,需要在各印刷电路板上安装同轴连接器组件。
同轴连接器组件一般包括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现有插座连接器一般包括绝缘本体、组装于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以及一体成型于绝缘本体的金属壳体,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本体部及自本体部一侧向上延伸的收容部,收容部具有自本体部延伸的挡板及自挡板延伸的环状部,环状部置于本体部正上方且悬空设置,当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对接时,环状部由于悬空没有支撑力,会因为受到插座连接器的作用而发生倾斜,从而使得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不能很好地接触,传输信号时性能不稳定。
为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特设计一种性能稳定的电连接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性能稳定的电连接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导电端子包括本体部及自本体部一侧向上延伸的容置部,容置部具有自本体部向上延伸的挡板及自挡板延伸的环状部,环状部位于本体部上方且悬空设置,其中所述导电端子进一步包括设置于环状部和本体部之间的连接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进一步包括设置于环状部和本体部之间的连接部,因此当环状部受到挤压时,位于环状部与本体部之间的连接部给环状部提供向上的支撑力,从而避免环状部向下倾斜,使本发明电连接器与对接电连接器对接时性能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立体爆炸图;
图3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绝缘本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电连接器导电端子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电连接器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的各个视图。
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本发明电连接器用于与对接电连接器对接,包括绝缘本体1、收容于绝缘本体1的导电端子2,以及一体成型于绝缘本体1的金属壳体3。
请参阅图4所示,导电端子2包括本体部21及自本体部21一侧向上延伸的容置部22,所述本体部21包括平板部211、自平板部211相对两侧向下弯折延伸的第一支撑部213和第二支撑部215,以及自平板部211另一侧向下延伸的焊接部217,其中第一支撑部213呈倒“T”形,第二支撑部215呈“L”形,第一支撑部213和第二支撑部215两端分别设有若干倒刺(未标示),便于将导电端子2固持于绝缘本体1中,焊接部217分别与第一支撑部213、第二支撑部215成90度夹角;所述容置部22包括自平板部211垂直向上延伸的挡板221及自挡板221一侧顺时针延伸的环状部223,其中环状部223呈“C”形,置于平板部211上方并悬空设置,容置部22进一步具有导引面225,使本发明电连接器便于与对接的电连接器对接。导电端子2进一步具有置于环状部223和平板部211之间的连接部23,连接部23自环状部223下边缘垂直向下延伸直至与平板部211相接,连接部23与挡板221相对设置并与焊接部217位于同侧,在环状部223受到挤压时,由于环状部223与平板部211之间设有连接部23,平板部211通过连接部23对环状部223提供向上的支撑力,从而避免环状部223倾斜,使本发明电连接器与对接电连接器对接时性能稳定。
请参阅图2至图3所示,绝缘本体1包括基座11及自基座11中部向上突设的圆柱形收容部12,所述基座11大致呈方形,具有上表面111及与上表面111相对的底面113,其中上表面111设有若干凹槽1111,底面113设有第一收容槽1131和第二收容槽1133,导电端子2的第一支撑部213置于第一收容槽1131中,第二支撑部215置于第二收容槽1133中,第一支撑部213和第二支撑部215两侧的倒刺分别与第一、第二收容槽1131、1133发生干涉,从而使导电端子2固持于绝缘本体1中。底面113进一步设有第三收容槽1135,焊接部217置于第三收容槽1135中,焊接部217伸出绝缘本体1外,底面113两侧设有一对相对设置的第一容置槽1137及位于底面113另一侧的第二容置槽1139;所述圆柱形收容部12设有贯穿基座11底面113的收容腔121,收容腔121用于容纳导电端子2,具有收容挡板221的凹部12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3057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