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给水前置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306080.8 申请日: 2008-12-10
公开(公告)号: CN101429774A 公开(公告)日: 2009-05-13
发明(设计)人: 王峰 申请(专利权)人: 王峰
主分类号: E03B7/07 分类号: E03B7/07;E03B5/00;G05D16/20
代理公司: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朱丽岩;白 云
地址: 510641广东省广州市***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二次 给水 前置 设备 及其 控制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给水系统,特别是一种主要用于工业及民用建筑小区及室内的给水系统。

背景技术

在建筑给水系统中,由于市政给水通常只提供0.3MPa以下的水压,故楼宇供水必须进行二次加压,现有的加压方式有以下几种:

第一、市政进户管接入地下水池,再由供水设备二次加压,该方式的缺点是:

1)浪费能源。《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9)第4.0.5条规定:城市配水管网的供水水压宜满足用户接管点处服务水头28m的要求。即大中城市供水接管点水压可达0.3MPa左右,高层建筑中地下层越来越多,有地下4层以至更多,地下水池设置高度越来越低,通常在建筑±0.00标高以下十几米。这样,0.3MPa左右的水压到了地下水池进口管处就变成了0.4MPa以至更高,如此高的水压至地下水池后完全泄压,变成自由水面,其能源浪费十分严重。若按地下水池进口处水压为0.4MPa,则每50m3用水浪费的能源为11千瓦·小时,若一幢建筑每天需二次加压的用水为1000m3,则采用地下水池加压的系统每天浪费能源220千瓦·小时,全年浪费80300千瓦·小时。

2)产生二次污染。水池设在地下,且有检修孔、溢流管和外界大气接触,加之水池存在死水区,往往会产生二次污染。

第二、无负压供水设备供水。为解决浪费能源和二次污染问题,近年来国内一些给水设备生产厂商开发生产了无负压供水设备,也称叠压供水设备。此种设备可完全利用市政自来水水压,且设备中配置的罐体是密闭的,解决了生活给水的二次污染问题。但由于罐体容积小,调节容量小,当市政供水出现问题时,例如管网检修、爆管、高峰用水时进水管不能满足设计秒流量等情况发生时,无负压给水设备难以保证供水,使得一些重要工程在设计时不敢采用无负压供水,如奥运会、亚运会、世博会等工程。同时,由于无负压给水设备贮水量小,如果大面积使用无负压供水设备,城市供水系统的总调节容积降低,影响城市供水安全,因此,一些城市的水务局或自来水公司已出台相关文件,限制无负压供水设备的使用。

第三、针对上述两种二次供水方式的缺点,有供水设备企业开发出另一套系统:无负压自动增压水箱。同时还编制了相应的行业标准(CJ/T)《无负压自动增压水箱》。该系统与常规的无负压供水设备相比,增加了一水箱和增压装置,当市政进水发生故障时,可采用水箱贮水作为备用水源,智能增压装置则提供相当于市政水压的压力,保证事故时供水。

该系统的缺点是:水箱为自由水面,若长期不使用,水箱水将会污染,定期使用水箱水会浪费能源,其周期越频繁越浪费能源,周期不频繁则水箱水会变质,而定期放掉水箱水则浪费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次给水前置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要解决现有的给水系统无法充分利用城市水压、二次给水加压能源消耗量大的问题,还解决二次给水加压会导致水污染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这种二次给水前置设备,包括小区给水设备和控制系统,小区给水设备的上水口连接市政供水管,小区给水设备的出水口经出水管、二次加压泵连接用水点,其特征在于:小区给水设备由至少一个承压罐和补压设备组成;

承压罐设有人孔,并连有泄压阀、自动排气阀、放空阀、真空抑制器、低水位报警器和第二压力表;

承压罐的另一个出水口与出水管之间并联一根补压给水管,补压给水管上顺序串连补压泵和第三电动阀;

在市政供水管与承压罐之间的水路上顺序串连第一压力表和第一电动阀;

在承压罐与补压泵之间的补压给水管上连接第二电动阀;

在出水管与补压给水管连接节点之前连接第四电动阀;

上述第一电动阀的开关、第二电动阀的开关、第三电动阀的开关、第四电动阀的开关、连接第一压力表的第一压力传感器和连接第二压力表的第二压力传感器与电控柜内的控制系统电路连接。

上述承压罐的罐体上可有起重吊环。

上述市政供水管可与倒流防止器连接,出水管也可与倒流防止器连接。

上述承压罐之间可由连通管连接。

上述控制系统包括:

一个可编程控制器PLC,

PLC的输入点分别连接转换开关SAC、第一电动阀开关SB1、第二电动阀开关SB2、第三电动阀开关SB3、第四电动阀开关SB4、补压泵开关SB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峰,未经王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3060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