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杆表面油斑的清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306688.0 | 申请日: | 200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67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宋全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45/02 | 分类号: | B21B45/02;B21B1/46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周星莹;汤建武 |
地址: | 830013新***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 清除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杆表面油斑的清除方法,是一种铝杆表面油斑的清除方法及其清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生产铝杆的过程中,从连铸连轧机生产出的热轧金属杆上有油斑,热轧金属杆上的油斑在下道工序生产过程中,经过拉丝模具时因压缩变形产生高温碳化,形成夹杂物,在制作电容器电极引线时,产生脱皮、夹杂、龟裂导致电解电容器渗液。为解决此产品缺陷,在生产中将导线管润滑油更换为专用的铝杆轧制导线管润滑油,但仍无法完全消除热轧金属杆表面油斑,而且专用的铝杆轧制导线管润滑油成本高,工作人员每天要清理导线管,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杆表面油斑的清除方法及其清除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铝杆表面上的油斑无法清除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铝杆表面油斑的清除方法,其按下述步骤进行:当连铸连轧机开始生产热轧金属杆时打开阀门,使乳液循环管里的乳液流入到导线管内并充满导线管,乳液从导线管左端的热轧金属杆进口处流到乳液回收箱内并通过管件流回到乳液循环管里;当热轧金属杆从热轧金属杆进口进入到导线管内并全部浸泡在乳液中时,用温度计在热轧金属杆进口处测量流出乳液的温度,然后调节阀门直至热轧金属杆进口处的乳液温度保持在40摄氏度至100摄氏度之间,连铸连轧每吨铝杆往导线管内加入10至50克的润滑脂,乳液将润滑脂完全溶解成混合液,混合液将热轧金属杆上的油斑清洗掉。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润滑脂可采用复合钙基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上述铝杆表面油斑的清除方法中的清除装置,包括导线管和乳液循环管,在导线管的左端有热轧金属杆进口,在导线管的右端有热轧金属杆出口;在导线管的中部有与导线管的内腔相连通的润滑脂进口;在乳液循环管与导线管之间有连接管,连接管的一端与乳液循环管连接在一起并与乳液循环管的内腔相连通,连接管的另一端与热轧金属杆进口和润滑脂进口之间的导线管连接在一起并与导线管的内腔相连通。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导线管可呈左高右低的倾斜状,导线管与水平面之间有夹角。
上述导线管与水平面的夹角可为一度到四度。
上述连接管可采用软管,在热轧金属杆进口和润滑脂进口之间的导线管上安装有与导线管的内腔相连通的安装管,在安装管的上端安装有阀门,在阀门的上端和乳液循环管上分别安装有软管接头,软管的两端分别安装在软管接头上。
上述热轧金属杆进口下方可有乳液回收箱,乳液回收箱与乳液循环管通过管路相连通。
上述位于热轧金属杆进口处的导线管上可安装有温度计。
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由于能清除铝杆表面油斑,因此极大地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不仅可以极大地降低材料成本,而且使热轧金属杆表面生成一层抗氧化薄膜,利于热轧金属杆长期保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A向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导线管,2为乳液循环管,3为热轧金属杆进口,4为导线管的内腔,5为润滑脂进口,6为连接管,7为乳液循环管的内腔,8为安装管,9为阀门,10为软管接头,11为乳液回收箱,12为连铸连轧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3066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