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拼装式室内无级装饰墙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00132.4 | 申请日: | 2008-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44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君 |
主分类号: | E04F13/07 | 分类号: | E04F13/07;E04B2/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5北京市东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拼装 室内 无级 装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拼装式室内无级装饰墙,特别是一种采用标准模块化部件能够在装修现场根据实际尺寸进行快速的可伸缩的组合安装,且无需对建筑物实施土木工程施工的室内无级装饰墙。
背景技术
目前的室内装修装饰受到传统的装饰技术、工艺的影响,需要对建筑物本身实施大量的土木施工,这样不仅需要较长的装修工期,而且其产生的垃圾和噪音、粉尘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已经产生较大的社会问题。
传统装修技术在墙面的处理上,通常是先在室内的墙壁上打孔安装膨胀螺栓或类似功能的木塞,然后在其上固定木制龙骨或其他材质的龙骨,在龙骨中固定底层板(水泥板、石膏板等),最后在表层安装饰面板或墙纸墙布或者涂料。在没有室内墙壁而制作隔墙的时候,通用的施工技术是安装轻钢龙骨作为墙体的基体,在该基体上安装固定底层板(水泥板、石膏板等),最后安装饰面板等墙面内饰材料。传统的室内装修装饰技术所存在的主要技术缺陷是:在每一个安装程序中都需要对建筑物的墙面(包括地面和房顶)进行破坏性施工,这种施工的结果是产生噪音、粉尘和异味以及大量的垃圾。现场拆墙、找平地面、打腻子、磨光以及油漆(或涂料)都是传统工艺技术落后的典型事例。
这种传统的墙板装饰工艺使装修工期变得漫长。装修完毕后,还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气味消除,才能够交付使用。因此,人们在室内墙板装修装饰工程艺中,开始采用量身定做的方法,即对现场进行丈量之后,在加工厂加工制作,然后运到现场进行组装。但是,受传统龙骨和墙体制作工艺的限制,目前这种方式仅限于木制品(如嵌入式家具和组合家具)和门窗以及饰面板,而无法应用于各种墙面、隔断墙的装修制作。如果采用根据预先设定的尺寸规格制作各种标准模块化部件,然后根据具体需要装修房间的尺寸,选择对应的模块化部件到现场进行安装的方式,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现场制作所存在的噪音、粉尘对环境的污染,并相应地缩短了工期。但是,这种方法没有改变现场基础施工的模式,利用这种技术方案,一般一个100平米的住宅的装修工期还是需要一个多月,因此,这种方式没有从根本上彻底克服传统室内墙壁装修所存在的各种技术缺陷,仍然不能满足现代社会人们对装修速度及装修过程的环境保护的要求。
另外,在现代社会环境下,墙壁装修的定期或不定期的更新,已经逐渐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需求。这种装饰环境的更新对于大型商业酒店、餐厅以及商务楼中的写字间来说是比较常见的。更新经营环境,跟上形势潮流的发展对于经营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当更新非常困难,且需要较长的施工期时,则会使这种需求难于实现。按照传统室内装饰的施工技术,经营者只能采取暂停营业的方式。结果造成了较大的经营损失。商务楼中的写字间装修的更换也同样会造成原有企业的经营受到阻碍,甚至不得不停止一些工作。对于新迁入的企业来说,复杂的装修过程,对企业的开业时间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同时也会产生相应的场地费用的损失。
综上所述,传统的室内墙壁装饰技术已经严重地阻碍了现代社会人们对装修所提出的新的社会需求的实现。如何才能将传统的土建性质的装修装饰工程改为组装或拼装工程,消除会带来粉尘、噪音和异味的现场施工;如何才能在装修装饰更新过程中,通过简单地变换来满足各种款式变化的需求,且不因更新装饰而产生大量的物品浪费,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如何才能做到在装修工程完成后,通过简单地操作作业,改变各种管道、线路的分布,即将传统的室内隐蔽工程完全开放,已成为室内装修技术上亟待解决的重要技术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传统的室内墙壁装饰技术所存在的各种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拼装式室内无级装饰墙,该装饰墙能够在装修现场的任意尺寸规格下进行简单并迅速地组合安装,无需对建筑物墙壁本身进行任何人为施工处理,不会造成任何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还可以通过简单拆装,改变组合方式、变换墙板的饰面,实现装饰墙面的快速更新。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拼装式室内无级装饰墙,包括由多个纵向支柱和多个连接设置在该纵向支柱之间的横向连杆所组成的支架体,以及安装设置在该支架体上的多个墙板,所述纵向支柱由多个纵向单元柱通过纵向连接部件首尾伸缩连接构成;所述横向连杆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墙板连接的承接部;所述墙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用于与所述承接部配套连接的安装部。安装部设置有密封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君,未经王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01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