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体手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00204.5 | 申请日: | 2008-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32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4B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龙洪;霍育栋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体 手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尤其涉及一种连体手机。
背景技术
目前的手机种类繁多,比较常用的分类是把手机分为直板式、折叠式(单屏、双屏)、滑盖式、旋转式等几类。直板式手机就是指手机屏幕和按键在同一平面,手机无翻盖。直板式手机的特点主要是可以直接看到屏幕上所显示的内容。单屏折叠式手机是指手机为翻盖式,要翻开盖才可见到主显示屏或按键,且只有一个显示屏。双屏翻盖手机,是在翻盖上有另一个副显示屏,这个屏幕通常不大,一般仅能显示时间、信号、电池、来电号码等功能。滑盖式手机主要是指手机要通过抽拉才能见到全部机身。有些机型是通过滑动下盖才能看到按键;而另一些则是通过上拉屏幕部分才能看到键盘。从某种程度上说,滑盖式手机是翻盖式手机的一种延伸及创新。旋转式手机主要是指通过旋转上盖才能看到按键。旋转式手机是直板式手机与翻盖式手机的结合以及创新,其特点是直接可以看到屏幕,需要按键时旋转开上盖。
总体来看,上述手机各有各的优势,当然它们也各自有自己的不足之处,例如:翻盖式或旋转式手机在用过一段时间后,由于反复开盖,对手机的本身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如中轴松动等;滑盖式手机的滑轨很容易损坏,并且由于需要上下键盘配合使用,操作比较繁琐;而直板式手机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即必须随时锁键盘,否则极易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拨出电话,同时这些直板式手机需要在解开按键锁后才能使用,从某种程度上也增加了手机使用者的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体手机,可将连体手机的两个部分组合起来作为一个手机使用,也可以分开来单独使用,实现手机的各自待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体手机,包括第一机体和第二机体,所述第一机体和第二机体包括各自的主板和SIM卡槽及供电装置,所述第一机体和第二机体的正面分别设置有触摸显示屏;所述第一机体和第二机体上设置有相配合的通信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机体的通信接口包括其下部设置的圆凸或者圆凹,并按照排线总线的布局附以金属片;所述第二机体的通信接口包括其上部设置的对应的圆凹或者圆凸,也按照排线总线的布局附以金属片。
进一步地,所述通信接口是金属针孔插排式,按照排线总线的布局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通信接口处还设置有电源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机体和所述第二机体的尺寸相同或不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机体和/或所述第二机体上设有一个或多个物理按键。
本实用新型的连体手机,可以将一个手机分成两个手机进行使用,正常使用时通过将两个手机分别作为按键和显示屏,可以和普通的翻盖手机一样分为键盘和显示屏使用;也可以将显示屏和键盘从连接处拆开来,分成两个手机使用,可实现双网双待,或者是双网单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体手机组合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体手机分开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连体手机包括第一机体1和第二机体2,与普通的直板式手机相似,第一机体1和第二机体2的机体内部分别设置有各自的主板、SIM卡槽和供电装置,在图1中不再示出。第一机体1和第二机体2的正面分别设置有触摸显示屏11和21。如图1中所示,第一机体1和第二机体2上设置有相配合的通信接口3。两个机体通过通信接口3相连接和实现两机体对接后的相互通讯。
其中,该通信接口3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例如可以采用卡槽结构,即在第一机体1的底部设计圆凸(或者是圆凹),按照排线总线的布局附以金属片,在第二机体2的顶部与第一机体1对应设置圆凹(或者圆凸),也按照对应的排线总线布局附以金属片,金属片的作用主要是起到连导的作用,传输电信号。在组合成一个手机时,只要将第一机体1与第二机体2对接即可,通过金属片的对接可以实现电信号的传输。当然,通过通信接口以实现信号传输的方式还有很多,并不限于本实施例所提到的凹凸连接槽的方式,比如还可以做成金属针孔插排(即通过金属针和针孔的插排)等方式,实际上,只要两个机体连接后能够满足排线总线的要求即可,这类技术在普通的翻盖手机和旋转手机中实现两部分的相互通信中很常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02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防员烟热模拟训练系统步进跟踪装置
- 下一篇:斜孔球式钻柱回压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