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顶式山地钻杆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00230.8 | 申请日: | 200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46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凤申;刘坤;陈宪战;侯俊卿;朱智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0 | 分类号: | E21B17/00;E21B17/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玉明 |
地址: | 072751***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顶式 山地 钻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地震勘探钻机用的钻具,特别涉及一种两端带有螺纹的石油钻探用钻杆。
背景技术
钻杆是实现钻井动力传递到井底钻头的主要部件,钻杆的工作条件十分恶劣,受力情况非常复杂。随着钻井深度的增加,对钻杆强度尤其是其连接部位强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钻杆两端由公接头和母接头用螺纹连接,靠外螺纹根部台阶平面与内螺纹端面密封。工作时,公接头台肩平面与母接头端部平面顶紧压实,承受并传递扭矩,而螺纹承受拉力。由于台肩接触面小,从而抗扭能力较差;长期使用钻杆接头螺纹磨损较快,母扣端部逐渐变薄而被公扣锥成喇叭口或涨裂,从而使整根钻杆失效,使用寿命短;由于只有一个密封面,密封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顶式山地钻杆,针对普通钻杆抗扭台肩总接触面积小的缺陷,设计一种简单的连接结构,提高钻杆使用寿命和密封性能。提高接头抗扭强度。克服现有钻杆接头只有一个密封面,密封效果较差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双顶式山地钻杆主要由本体、公接头和母接头组成,公接头和母接头焊接在本体的两端,公接头上有外螺纹,母接头上有内螺纹。其特征在于:在公接头外螺纹的根部有一个环形外台阶平面;在公接头外螺纹的端部有一个圆锥台,圆锥台的顶端有一个顶端平面。在母接头内螺纹的内端有一个圆锥孔,圆锥孔的底部有一个环形底部平面。在母接头内螺纹的外端有一个环形端面。
两根钻杆对接旋紧后,内螺纹的端面与外螺纹的外台阶平面紧密接触;内螺纹的底部平面与外螺纹的顶端平面紧密接触。同时承担传递扭矩作用。从而改善钻杆接头连接螺纹的受力状况,减少螺纹磨损和螺纹处折断现象;通过螺纹公差和接头台肩的合理设计,保证螺纹锥体副的紧密接触,有利于解决母接头的涨裂现象;由于双顶钻杆提供了两个抗扭台肩,其台肩总接触面积远大于普通山地钻杆,因而,能承受的扭矩也远大于普通山地钻杆;同时钻杆内部的介质向外泄漏需经过两个密封面,故密封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双顶式山地钻杆,合理设计螺纹公差和接头台阶结构,明显改善了接头部位的受力状况,提高了钻杆强度和使用寿命,同时也提高了钻杆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顶式山地钻杆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中,1.母接头,2.公接头,3.外台阶平面,4.外螺纹,5.圆锥台,6.顶端平面,7.底部平面,8.圆锥孔,9.内螺纹,10.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以一根φ55×5规格的双顶式山地钻杆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双顶式山地钻杆主要由本体、公接头2和母接头1组成,由于钻杆本身很长,未绘出本体。公接头2和母接头1焊接在本体的两端,总长度1500毫米,公称通径为φ25毫米。
公接头2上有外螺纹4,母接头1上有内螺纹9。在公接头2外螺纹4的根部有一个环形外台阶平面3;在公接头2外螺纹4的端部有一个圆锥台5,圆锥台5的锥度是5°。圆锥台5的顶端有一个顶端平面6。在母接头1内螺纹9的内端有一个圆锥孔8,圆锥孔8的锥度是5°。圆锥孔8的底部有一个环形底部平面7。在母接头1内螺纹9的外端有一个环形端面10。两根钻杆对接旋紧后,内螺纹9的端面10与外螺纹4的外台阶平面3紧密接触;内螺纹9的底部平面7与外螺纹4的顶端平面6紧密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02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井盖座
- 下一篇:构造成由电池或交流-直流转换器供电的信息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