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简易轨迹球侦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00341.9 | 申请日: | 2008-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20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蔡文哲;谢有浚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3 | 分类号: | G06F3/033;G06F3/0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章社杲;吴贵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简易 轨迹 侦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迹球侦测装置,尤指一种具有简单结构的轨迹球侦测装置。
背景技术
轨迹球是指使用者通过旋动所设的球状物后,产生相对应的电信号于电子装置,以控制显示装置上光标的移动的一种指针位置输入装置。传统轨迹球的构造除了前述球状物外,还设有至少两个连动于球状物的光栅轮,并分别于光栅轮的相对位置上设置有光学发射与接收模组,用以计算因光栅轮转动所导致的光线变化,决定出球状物转动的方向与距离,以上技术可见于中国台湾第192200号、第229817号、第259752号、第301658号以及第316694号等专利案。然而前述机械式轨迹球设计过于复杂,使得组装困难,且整体结构体积过大,不利装设于微型电子设备上。除此之外,因是通过机械连动的方式以控制信号产出,容易于操作上产生噪音或使球状物滚动不顺畅,甚者当结构因长期使用而导致疲乏时,将严重影响到输出信号的准确度。
为解决结构式轨迹球所产生的问题,如中国台湾第M256517号、第M290281号、第M321130号以及第M295767号等专利案,是于球状物周围设置一激光光学模组以取代传统机械式光栅栏,该激光光学模组投射激光于球状物上,当使用者旋动该球状物,所投射出的激光会以不同角度或干涉图型反射至一光学接收器上,以计算出球状物所转动的向量,大幅降低因机械连动所造成信号的不稳定。然而,由于反射角度的限制,上述已知技术激光光学模组亦占有相当大的体积,若欲进行微型化的应用,仍有一定的障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简化轨迹球装置内光学模组的结构,使整体体积缩小,进而应用于微型化电子产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简易轨迹球侦测装置,用以侦测球体的旋转位移量,包括有支撑座、侦测模组,以及用以同时承载该支撑座以及该侦测模组的电子基板。该支撑座包含有多个突设的承载架、位于该承载架间所形成以供该球体容设的容置空间、以及开设于该容置空间底部的信号通道,该承载架上各设有用以承接该球体的滚珠,使该球体的底缘位于该信号通道内;该侦测模组配置于该支撑座相对应位置,包含发射侦测波经过该信号通道至该球体的信号发射单元、接收由该球体反射该侦测波转换并经过该信号通道的信号波的信号接收单元,该信号发射单元与该信号接收单元一体封装于该侦测模组同一平面上的相对应位置;该电子基板电连结于该信号接收单元对该信号波进行位移量运算处理。其中,该支撑座与该侦测模组之间还设有信号导引单元,用以调整该侦测波以及该信号波的传递路径,包含有引导该侦测波至该球体的引导部以及供该信号波穿透达到该信号接收单元的穿透部。通过将信号发射单元与信号接收单元整合于同一侦测模组中,大幅减少轨迹球的结构体积,且令整体结构趋于简单化,增加应用于微型化电子产品上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简易轨迹球侦测装置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简易轨迹球侦测装置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简易轨迹球侦测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简易轨迹球侦测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现配合示意图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03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弹阻燃塑料
- 下一篇:一种透明无酚糊膏状热稳定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