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红外触摸屏的透光窗口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00378.1 | 申请日: | 200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61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叶新林;刘建军;刘新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汇冠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2 | 分类号: | G06F3/0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6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红外 触摸屏 透光 窗口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触摸屏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红外触摸屏的扫描检测系统的光路结构,属于光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红外触摸屏的透光窗口,都是使用宽带红外滤色片,安装在透光窗口上,作为防止环境光干扰的部件。由于是宽带滤色片,因此带通的宽度较大,衰减曲线也不够陡峭,对可见光的衰减效果比较好,但是对波长稍长一些的远红外线,衰减的效果就比较差。因此在某些情况下,日光等环境光中的大部分化为线都能通过,干扰的能量带较宽,难以保证触摸屏工作的环境适应性。虽然在现有的红外触摸屏中采用了一体化、加厚滤色片厚度等技术手段,但效果依旧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新材料、能够最大限度地衰减环境光中干扰成分的透光窗口,尤其是衰减环境光中与红外发射管所发射的红外线的波长相近的红外线,以最大限度地缩减干扰光的能量带,达到提高红外触摸屏环境适应性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使用窄带通滤光窗口的红外触摸屏透光窗口,位于用于安装红外发射管和接收管阵列和电路板的触摸屏框架的侧面,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所述安装有红外接收管阵列前面的框架上的窗口内,安装有能通过一定波长红外线的、镀膜的带通红外滤光片。
进一步,在所述安装有红外发射管阵列前面框架上的窗口内,也安装有能通过一定波长红外线的、镀膜的带通红外滤光片。
因为镀膜的滤光片也会反射可见光,因此在所述带通红外滤光片的外面,即所述带通红外滤光片更靠近所述框架内侧的一面,还安装有深色的板形光学材料。这种板形光学材料,可以是一种能够通过红外线而阻挡可见光的光学材料;也可以是一种深色的透明树脂或塑料材料。并且,所述板形光学材料与所述框架可以构成一体化的结构。
有益效果:
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滤光效果好的优点,能够更多地衰减环境干扰光,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红外触摸屏的环境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窄带通滤光片在红外触摸屏边框上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一种中心带通滤光片的透过率曲线图;
图3:一种窄带通滤光片的透过率曲线图。
图中:101是触摸屏的边框;102是透光窗口上的板形深色透光材料;103、104是触摸屏内部的电路板及板上的电子原件;105是红外发射或接收管阵列;106是窄带通滤光片;201、301是两种不同特性的窄带通滤光片的特性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透光窗口开设在触摸屏边框101的侧面,所述的窄带通滤光片106就安装在这个窗口上;触摸屏边框101内安装有构成触摸屏电路系统的电路板103和安装在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104,还包括红外发射或接收管阵列105,其发射或者接收面面对着边框上的窗口的方向,即触摸屏内部的方向。一般来说,只要在接收管的前面安装有所述的滤光片,即可起到过滤环境光的作用,但是一般为了框架的通用性和安装工艺的简便性,常常在发射管阵列的前面也安装上这个滤光片。滤光片106的安装方式有多种,例如可以在透光窗口的上下边框上各开一个滑槽,将滤光片插入;还可以使用透明胶粘接等其它方式固定。
因为滤光片的表面镀有一层反射膜,会反射可见光而影响使用者观看显示器所显示的内容或影响使用者操作,所以一般在带通红外滤光片的外面,即所述滤光片更靠近所述框架内侧的一面,要安装深色的板形光学材料105,以阻挡镀膜的反射光。这种板形光学材料,可以是如现在触摸屏上正在使用的、能够通过红外线而阻挡可见光的红外滤光材料;也可以是一种深色的透明树脂或塑料材料,如呈茶色或暗红色等对可见光衰减较大,但又可以透过红外线的有机玻璃、透明的树脂、塑料等。这个板形的光学材料与滤光片106一样,可以通过滑槽安装在透光窗口内部,也可以使用粘接的方式安装在边框106上。另外的方式是将所述板形光学材料与所述框架或者框架的一个部分做成一体化的结构,以简化装配工艺。如果采用所述的一体化结构,那么滤光片106就可以直接安装在这片材料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汇冠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汇冠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03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