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液态地膜喷施机具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00665.2 | 申请日: | 200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44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发明(设计)人: | 乔英云;田原宇;梁鹏;盖希坤;黄伟;纪蓓;高传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B49/04 | 分类号: | A01B49/04;A01B13/02;A01C7/06;A01G13/02;B05B1/14;B05B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1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液态 地膜 喷施 机具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液态地膜喷施机具,属于农业机械,特别是用于播种、喷施液态地膜的农机具。
二、背景技术
地膜覆盖可以满足作物保温、保墒、保持土壤肥力和土壤湿度、减少杂草、预防病虫害等需要,在农业领域大规模使用,但塑料地膜残留在土壤里会造成白色污染,长期使用会导致农作物减产,因此,多功能可降解液态地膜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目前已经进入工业化和大面积推广使用阶段。而与之配套使用的液态地膜喷施设备目前尚未见投入使用,专利CN2525773Y报道了一种液态地膜喷膜器,喷施液态地膜干燥后可以在土壤上形成多点支撑的整体密实薄膜。但由于地面微观不平,要形成多点支撑的整体密实薄膜,液态地膜用量很大、成本高,很难投入实际使用。另外,目前单一功能的整地起垄机械、播撒机械、覆膜机械、喷药机械尽管都已经有成熟技术,但由于功能单一,使消费者必须同时购买四种机具,造价高且劳动强度大。因此,目前迫切需要一种兼具整地起垄、播撒、喷药和喷膜功能的多功能液态地膜喷施机具。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集整地起垄、播撒、喷药和喷膜功能于一体、作业质量可靠、工作效率高的一种多功能液态地膜喷施机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为:多功能液态地膜喷施机具包括整地起垄装置、播撒装置、喷药装置和喷膜装置。整地起垄装置为:在方形底盘架的前部设有两个筑垄铲,在筑垄铲的后面固定有用于平整土地的刮土板;在方形底盘架的中后部固定有用于播撒装置工作之后的覆土板及其位置稍后的用于平整垄边的两个切边铲;在方形底盘架的后部固定有用于压平地面的滚筒。撒播装置为:固定在方形底盘架中部下方的两个传动轮上有防滑齿,在传动轮的轴上方有以传动轴为播种动力的种筒,种筒下部的前方有两个播种铲,播种铲的前方所置的施肥铲和化肥箱组合。喷药装置为:固定在方形底盘架前端上方的药筒,用软管分别与拖拉机的气泵和固定在底盘架后端下方的两个喷头相连。喷膜装置为:在底盘架的尾部两侧,用螺栓固定两个角铁,在角铁上固定液态地膜进料管;拖拉机前面放置液态地膜筒,用软管与气泵连接,地膜筒与液态地膜进料管与软管相连,进料管上连接液态地膜喷嘴。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拖拉机牵引机具前行时,筑垄铲铲土筑垄,随后刮板把地面刮平,化肥开沟器将化肥施入土中,地轮轴上的排种器由于地轮的行走,排种器将种子定距、定量地拨入地里;覆土板将垄面刮平,并将化肥种子覆土,切边铲随后将垄的两边切齐,滚筒压过垄面,把表面压平,随后将农药和液态地膜均匀地喷洒在垄的表面及两侧,1~2个小时候自然风干成膜,形成一条黑褐色封闭土层。
至此,一次可以完成筑垄、施肥、播种、喷药、喷膜的全过程。
四、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左视示意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液态地膜喷施器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液态地膜喷施器喷嘴的剖视图;附图5为播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播种机构的左视示意图。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1-连杆 2-药筒 3-化肥箱 4-种箱 5-方形底盘架 6-螺栓 7-角铁架 8-液态地膜喷嘴 9-盖板 10-农药喷头 11-滚筒 12-切边铲 13-覆土板 14-传动轮 15-播种铲 16-刮土板 17-施肥铲 18-筑垄铲 19-液态地膜进料杆 20-播种轮 21-毛刷 22-弯头 23-短接 24-三通 25-内丝 26-扁平喷口 27-锥形空腔 28-垫片
五、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描述。
多功能液态地膜喷施机具包括整地起垄装置、播撒装置、喷药装置和喷膜装置。
整地起垄装置为:在方形底盘架5的前部设有两个筑垄铲18,在筑垄铲18的后面固定有用于平整土地的刮土板16;在方形底盘架5的中后部固定有用于播撒装置工作之后的覆土板13及其位置稍后的用于平整垄边的两个切边铲12;在方形底盘架5的后部固定有用于压平地面的滚筒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06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