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桅杆式机械设备垂直组合新型基础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00767.4 | 申请日: | 200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21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赵正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正义 |
主分类号: | E02D27/44 | 分类号: | E02D27/44;E02D27/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0北京市昌平区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桅杆 机械设备 垂直 组合 新型 基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周期移动使用的砼预制构件或与其它有一定容重的固体散料组合的桅杆式机械设备基础。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电力、石油、信息、地矿、军事各领域的周期移动使用的如建筑固定式塔机、风力发电机、采油机、信号塔架、大型独立广告牌,大型雷达等桅杆式机械设备基础,大都采用整体现浇砼基础,其明显弊端在于,资源利用率极低、施工周期长,寒冷地区制作周期更长,不能重复使用,同时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近年来已有砼预制构件十字形组合式塔机基础和正方形组合式塔机基础问世,开辟了桅杆式机械设备基础组合式、重复使用、基础砼预制构件轻量化的方向和道路。但其占地面积仍然很大,不能适应场地狭小的地形环境的特殊要求,如无线移动通信的信号塔架,需要设置于城市的建筑群中,其基础占地面积必然受到限制;电视、宽带信号塔架需要设置于农村的主要住宅集中区域,而这种环境必然限制基础的占地面积。这种新情况要求从技术上解决此类桅杆式机械设备的缩小占地面积、消除现浇混凝土作业、缩短基础制做周期、实现基础的可移动和重复使用从而为节约资源,美化环境提供新技术支撑。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任务是提供一种能满足抗倾翻力矩、水平力、垂直力、水平扭矩要求的、占地面积明显缩小、消除了施工现场现浇砼作业、基础砼预制构件总重量减轻、可移动重复使用、安装拆解速度快、外形美观的桅杆式机械设备砼预制构件组合式新型基础。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桅杆式机械设备垂直组合新型基础包括两种组合形式:由砼预制构件或砼预制构件与有一定容重的固体散料如砂、石、土等共同构成的材料构成形式;基础结构预制构件垂直组合连接构造系统;两个可与砼预制构件组合分解的地脚螺栓构造系统;以非砼材料代替部分砼实现基础重力功能系统;以及为实现技术目标服务的其它构造和技术措施。
本实用新型的砼预制独立基础结构由底部的下端件1件、中部的过渡件n件和上端件1件组合而成,n为大于等于零的整数,组合后的整体形状共有四类:其第一类由边数大于等于3的正多边形棱柱体的砼预制下端件(1)、(10)、(19)、圆形下端件(26)、边数大于等于6且为整偶数,平面内角相等且隔边等长的多边形棱柱体下端件(34)、(41)、(48)分别与各下端件平面图形全等重合的正多边形棱柱体过渡件(2)、(11)、(20)、圆柱形过渡件(27)、多边形棱柱体过渡件(35)、(42)、(49)再分别与各下端件平面图形全等重合的正多边形棱柱体上端件(3)、(12)、(21)、圆柱形上端件(28)、多边形棱柱体上端件(36)、(43)、(50)垂直组合成独立基础砼结构(201)、(202)、(203)、(204)、(205)、(206)、(207);其上端件(3)、(12)、(21)分别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其上面设有由以平面图形中心到各角点连线为轴线的矩形剖面的砼基础梁(4),另一种则不设基础梁(4);上端件(28)也分为三种形式:一种是其上面以圆形中心为中心设有十字形矩形梁(4),另一种是设十字形矩形梁(4)且沿圆形外缘设横剖面为矩形的环形梁(30),第三种则不设基础梁(4)或(30),如图1、2、7、8、13、14、19、20、25、26、31、32、37、38所示;
其第二类由下大上小、平面同中心且各外边平行的两个图形相似的边数大于等于3的正多边形棱柱体共同构成的有台座正多边形棱柱体下端件(8)、(14)、(22)、由下大上小、平面图形相同、且同中心的两个圆柱体共同构成的有台座圆柱体下端件(29)、由下大上小、平面图形相似、同中心且外边平行的两个边数大于等于6且为整偶数,平面内角相等且隔边等长的多边棱柱体共同构成的有台座的多边棱柱体下端件(37)、(44)、(51)分别和平面图形与有台座的多边棱柱体下端件(37)、(44)、(51)上平面相同的正多边形棱柱体过渡件(2)、(11)、(20)、圆柱体过渡件(27)、多边棱柱体过渡件(35)、(42)、(49)、再分别和底面图形与连接件(2)、(11)、(20)上底面相同、同中心且同面积的正多边棱柱体上端件(3)、(12)、(21)、底面图形与过渡件(27)的上底面相同、同中心同直径的圆柱体上端件(28)、底面图形与过渡件(35)、(42)、(49)相同且重合的多边形棱柱体上端件(36)、(43)、(50)垂直组合构成独立基础砼结构(208)、(209)、(210)、(211)、(212)、(213)、(214),如图3、4、9、10、15、16、21、22、27、28、33、34、39、40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正义,未经赵正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07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