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风机及使用这种风机的电动吸尘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20001259.8 申请日: 2008-01-22
公开(公告)号: CN201250806Y 公开(公告)日: 2009-06-03
发明(设计)人: 村田吉隆;西村刚 申请(专利权)人: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F04D29/58 分类号: F04D29/58;F04D29/44;A47L9/00;A47L9/28
代理公司: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汪惠民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电动 风机 使用 这种 吸尘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在电动吸尘器中的电动风机、及使用这种风机的电动吸尘器。

背景技术

首先利用图7和图8对现有的普通电动吸尘器中使用的电动风机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7为表示电动吸尘器用电动风机的结构构成的概要截面图,图8为该电动风机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如图7和图8所示,用于电动吸尘器的电动风机1由电动机31、设在电动机31的输出轴即旋转轴6一端的叶轮35、设置在叶轮35周围的空气引导装置36、及覆盖这些构成部件的罩壳37构成。

电动机31包括定子2和转子5,定子2在励磁磁心3上绕上励磁线圈4形成,而转子5则是在设置在旋转轴6上的电枢磁心7上绕上电枢绕组8,在同一根轴上设置上换向器9,再通过设在旋转轴6两端的轴承10以可以自由转动的方式加以固定。

转子5通过轴承10被固定到壳体11和托架12上。定子2被固定在壳体11的内壁面上。此外,一对刷握单元15通过树脂构成的固定架13和螺钉14等也被固定在壳体11上。

刷握单元15包括:由筒体23和盖体16构成的支架20、碳刷26、导电线17和圈簧18。筒体23用黄铜等金属板冲压、折弯而成,内部中空,外形大体呈长方体。盖体16将筒体23的一侧的开口部加以封闭。呈长方体状的碳刷26沿支架20的内表面滑动。导电线17将碳刷26中远离换向器的一端表面和所述盖体16进行电连接。圈簧18安装在筒体23内的盖体16和碳刷26之间,碳刷26依靠圈簧18的弹力一直被顶向换向器9一侧。

采用上述结构后,当电动风机1工作时,电流通过碳刷26和换向器9流入到电枢绕组8中。于是,在励磁线圈4中生成的磁场和电枢绕组8的磁场的作用下,转子5将发生转动。但是即使转子5发、生旋转,由于换向器9和碳刷26呈一直保持接触的结构,所以能连续地给电枢绕组8通电,转子5也能连续旋转,从而使电动机31工作。同时,和转子5连动的风扇32也工作,固定在旋转轴6上的叶轮35也旋转,产生出气流。随着叶轮35的旋转,空气从图7上方的中央部分37a被吸入,吸入的空气通过空气引导装置36被导入壳体11内,从下方排气口11a向外部吹出。

电动风机1从外部吸入的气流起到吸尘气流的作用,用于将灰尘从电动吸尘器的吸头吸入。另外,电动风机1向外部吹出的气流被用作冷却气流,对包含碳刷26及换向器9在内的整个电动风机1的机体进行冷却。

由于碳刷26一直和旋转着的换向器9发生机械接触,碳刷26的前端部分会产生磨损,从碳刷26上磨损下来的粉末(碳粉)会到处飞扬,碳刷26也会慢慢地磨短。飞散的磨损粉末沿着在电动风机1的壳体11内流动的气流向周围飞散。

在具有上述构成的现有电动吸尘器电动风机1中,虽然飞扬的磨损粉末会被气流吹到壳体11的内壁或者壳体11的外部,但也有一部分粉末会在支架20的内表面上堆积起来。

另外,碳刷26在工作过程中一方面由于内部有电流流过而发热,另一方面因和换向器9发生摩擦也发热,导致温度升高。为了降低碳刷26的温度上升,支架20中的筒体23的侧面上设有多个冷却口19,以降低碳刷26的温度,提高电动风机1的可靠性(参见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4—169592号)。

但是,采用上面的参考文献中所示的现有结构的话,虽然支架20上有冷却口19,冷却气流能通过冷却口19吹到碳刷26上使其降温,但是发热最厉害的碳刷前端部分却远离冷却口19的设置位置,不能得到充分的冷却。

另外,磨损下来的粉末很容易从冷却口19进入到支架20的内表面,因此磨损粉末也会进入到碳刷26和支架20之间,影响碳刷26在支架20的内表面上的滑动性。堆积在支架20内表面上的磨损粉末成为碳刷26在滑动支架20内滑动时的机械阻力,碳刷26顶住换向器9的弹力就会变小。碳刷26的弹力变小的话,碳刷26和换向器9和之间会产生微少的间隙,碳刷26的前端部分和换向器9之间就容易产生电火花,换向器9或碳刷26不仅温度容易升高,而且还容易发生磨损,引发电动风机1的可靠性降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降低碳刷的温度上升,实现一种高可靠性的电动风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12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