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型木质地板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01733.7 | 申请日: | 2008-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20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清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夏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5/04 | 分类号: | E04F1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秀萍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木质 地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改良型木质地板,尤指一种应用于空间装潢设计领域,可提供易于黏结组装的木质地板结构。
背景技术
地面上铺设地板可美化空间增加质感,同时是建筑装潢上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今日常见的地板铺设,主要是以塑料地板及木质地板为主,塑料地板表面布设饰纹,在底面涂胶可黏贴于地面,因此具有容易施工组装功效,然而,塑料地板的质感不如木质地板,在塑料地板上所布设的人造饰纹难以取代木质地板的自然纹路,为此,采用原木材质的木质地板作为室内装潢的铺设,依然受到许多消费者的喜爱。
配合参看图6所示,其为目前常见的木质地板40,具有一木质层41,于木质层41表面设置一表面层42,木质地板40二侧端分别设置一凸肋411及一嵌槽412,一木质地板40的凸肋411可插入另一木质地板40的嵌槽412中加以接续,而能逐渐的并装整个空间地面,然而,其组装程序复杂,于地面上需设置防潮布,于组装时一片一片的慢慢并装调整,需注意其组接紧致性,以及需注意其周围要预留多少热胀冷缩的间缩,才能让并装之后的木质地板40能呈现出平整紧致效果,因此必需由具有相当经验的专业师傅进行施工,才能获得预期效果,且于使用上,一旦有局部损坏,要进行更换作业时,即必需全面撬开木质地板40才能进行更换铺设,因此在维护保养作业上,显得相当不便,为此,常用木质地板40仍未臻理想,确有加以改良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型木质地板」,其由下往上依序由一塑料层、一木质层及一表面层所迭设固结而成,塑料层易于黏贴于地面,木质层可确保木质地板内部主体能保持相当的木料质地,以及表面层为木皮,使其外观能呈现出优美的木质纹路,其能改善常用木质地板不易铺设的缺点,达到方便组装及易于进行维护保养、更换的实用功效。
为达成上述目的的结构特征及技术内容,本实用新型「改良型木质地板」,包括:
一塑料层,其形成板片状;
一木质层,其为木料所形成的板体,该木质层固结于塑料层上;
一表面层,其形成具有木纹的薄片,该表面层固结于木质层上。
所述的塑料层底端成型出止滑凸粒。
所述的木质层可为木料夹板。
所述的木质层可为木料屑压合而成。
上述表面层可为木皮或美耐板。
根据上述设计,可于塑料层底端涂布黏胶,使木质地板可以黏贴方式铺设于地面,故能达到方便组装功效,且其维护保养,只要针对损坏的木质地板加以更换即可,因此能达到易于维护保养的实用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结构型态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结构型态的组合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结构型态的立体外观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结构型态的仰角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第二种结构型态的组合剖视图。
图6为常用木质地板的组合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配合参看图1及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结构型态的木质地板10,包括:
一塑料层11,其形成板片状;
一木质层12,其为木料所形成的板体,该木质层12固结于塑料层11上;
一表面层13,其形成具有木纹的薄片,该表面层13固结于木质层12上。
所述的塑料层11底端可涂布黏胶30,而将木质地板10黏结于地面,因此其并装组合,可以黏结方式迅速达成,达到组装方便及省时省力的绝佳功效。
上述木质层12可为木料屑压合而成的板体结构。
上述表面层13可为木皮,或为具耐磨性及耐热性的美耐板。
配合参看图3、图4及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结构型态的木质地板20,包括:
一塑料层21,其形成板片状;
一木质层22,其为木料所形成的板体,该木质层22固结于塑料层21上;
一表面层23,其形成具有木纹的薄片,该表面层23固结于木质层22上。
第二种结构型态的塑料层11底端形成止滑凸粒211,而在塑料层11底端可涂布黏胶30,使木质地板20能迅速的黏结于地面,达到组装方便及省时省力功效。
第二种结构型态的木质层22为复数层次堆栈的木料夹板,如图所示为三层夹板,若形成二层夹板或四层夹板,也可作为该木质层22加以使用。
第二种结构型态的表面层23也可为木皮制成,或者是以具耐磨性及耐热性的美耐板所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夏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夏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17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五氧化二钒一次烧成钒氮合金高温氮气氛烧结窑
- 下一篇:防盗井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