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秸秆柴草气化炉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02049.0 | 申请日: | 2008-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638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长玉 |
主分类号: | F24B1/02 | 分类号: | F24B1/02;C10B53/02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大通 |
地址: | 451251***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秸秆 柴草 气化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秸秆或柴草制造可染气体的气化炉,特别是涉及一种秸秆柴草气化炉。
二、背景技术:
秸秆柴草为农作物副产品,通常的处理方式是直接在野地燃烧,或是堆积等其腐烂后耕埋,只有少量用作燃料使用,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浪费能源。用秸秆柴草直接作燃料存在搬运不便、热能利用低等缺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研制各种利用秸秆柴草为原料的气化炉。传统秸秆气化炉,将秸秆在高温下分解出可燃气体,以可燃气体为能源用于炊事使用,一举两得,为广大农民用户带来了一定方便。现有秸秆气化炉靠近底部位置均设有炉篦,防止料空而不能充分燃烧,底部进气口为多孔式,或在伸入炉体的进气管上设有多孔式,便于均匀进气。但是,实践中发现这种传统秸秆气化炉普遍出现产气慢、火势弱、投料后长时间不产好气、排除大梁废烟等缺点,不仅使用不便,而且污染环境、浪费燃料。现有气化炉存在的另一问题式着火时间短,短时间出现炉内燃料架空现象,灶头有烟不着火,而且每个30-60分钟就得管理,投进的燃料靠棍棒或压料杆捣着燃完,不能自动落料和一次燃完。在上盖密封问题上,现有的密封有四种:(1)压盖式,密封不严,基本被淘汰,(2)、丝扣式,操作麻烦,焦油冷却后打不开盖,使用时间长将导致螺纹连接的松动漏气,(3)、水密封式,水密封太脏,含焦油的黑水到处乱流,不卫生,(4)、半水封压盖式,仍漏烟,而且和水封情况一样流黑水。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设计并制作出一种秸秆柴草气化炉。
技术方案:
一种秸秆柴草气化炉,包括炉体,炉盖,进气管,出气管,出渣口,以及支架或支脚,炉体与炉体下端的进风管之间依次通过散风角度室和初燃烧室相连通,散风角度室和初燃烧室均为倒置锥台形结构,散风角度室较大的上口壁与炉壁固定连接,散风角度室较小的下口壁与初燃烧室较大的上口壁通过一个向中心延伸的环形平台相固定连接,在初燃烧室底部的进风管口处设有阻缓散风器。
所述炉盖一侧设有环形凸缘,在炉体上端与炉盖相衔接处设有与环形凸缘相匹配的环形凹缘,盖凸缘的横截面为矩形或近似矩形结构,该凹缘横截面为倒置的梯形结构。
所述凹缘宽度大于凸缘宽度,使凸缘在凹缘内可以转动或移位。
在炉盖上安装有一压料杆,压料杆通过炉盖中心的压料杆滑孔与炉盖配合安装,压料杆下端安装有拨料杆,上端设有手柄。
所述压料杆滑孔内设有螺纹,该螺纹孔与压料杆上接近拨料杆处的一定长度外螺纹相匹配。
出渣口设在初燃烧室一侧。
所述阻缓散风器为平板形,阻缓散风器距离进风口一定间隔距离固定,平板面积大于进风口口径面积,进风被阻缓散风器阻缓,均匀向周围扩散。
所述环形平台的外周边与散风角度室下部小口端壁固定连接,环形平台的内周边与初燃室上部大口端壁固定连接。
所述炉体和炉体下端连接的散风角度室、初燃烧室的截面均为圆形,或者为椭圆形,或者为正六边形,或者为正方形,或者为长方形,或为其他合理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秸秆柴草气化炉,与传统柴草气化炉相比,具有产气速度快,产气质量高,燃气火力猛等优点。
2、本实用新型的秸秆柴草气化炉,配风位置和散风合理,着火稳定,不出现架空。自动落料,仅一次性进料就便可以燃尽,根据实际情况需要,投入适当料后直至燃完为之。
3、本实用新型的秸秆柴草气化炉,上料后能常时间造气,燃气着火时间长,操作简单,省去反复的人工管理。
4、本实用新型的秸秆柴草气化炉,与传统的气化炉相比,上盖密封严,无漏烟现象。
5、本实用新型的秸秆柴草气化炉,结构简单新颖,操作非常方便,成本较低廉,容易制造加工,实用性强,非常利于推广实施。
四、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秸秆柴草气化炉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I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压料杆一段外螺纹段与炉盖内螺纹匹配示意图;
图4:炉盖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炉盖,2为炉体壁,3为散风角度室,4为初燃室,5为支脚,6为进风管,7为出气管,8为出渣口,9为固定串丝,10为保温填充料,11为耐火内壁,12为环形凸缘,13为环形凹缘,14为压料杆,15为手柄,16为拨料杆,17为压料杆滑孔,18为阻缓散风器,19为环形平台。
五、具体实施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长玉,未经刘长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20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梁式振膜及其组成的传声器芯片
- 下一篇:煤炭气化燃烧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