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用动滑轮新型竖井提升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02421.8 | 申请日: | 2008-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370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谢永东;王瑞祥;王利;刘涛;张奇;王晓青;李国强;杨中领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永东 |
主分类号: | B66B15/04 | 分类号: | B66B15/04;B66B17/00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 代理人: | 田玉兰 |
地址: | 730030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动滑轮 新型 竖井 提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山竖井提升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动滑轮的新型竖井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矿山竖井提升人员和物料的提升装置,包括有提升机、提升容器、天轮和钢丝绳,其提升容器有罐笼——箕斗、罐笼——罐笼、箕斗——平衡锤等组合形式。提升机是国家定型的大型设备,根据提升机的卷筒直径,标识了不同的允许最大静张力和最大静张力差,卷筒直径越大,强度越高,允许的最大静张力和最大静张力差越大。在生产实践中,提升系统的提升能力受提升深度、提升机强度、容器容积的影响,通常在设计之初就已确定。近年来,随着矿山扩产改造和深部开拓的需要,大量的矿井提升设施面临增产改造的需要。
通过多年的设计实践,发现提升设施的改造中,关键受到提升机强度的限制。在现有矿山,单绳缠绕式提升机的提升系统中,钢丝绳的悬挂方式为一头缠绕在提升机的卷筒上,另一头通过天轮导向后固定在容器顶部,此时钢丝绳受力就等于容器的自重加钢丝绳的自重。根据动滑轮的原理,用动滑轮拉物体,绳子的两边受力是相等的,且均为所牵引物理重力的一半,在牵引端只需要拉其中的一边,故只需承受物体一半的重力,而另一半的重力则由绳的另一固定端所承受。在竖井提升中应用这一原理,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提升机的提升能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目的在于一种利用动滑轮新型竖井提升装置,能够方便地改进现有矿井提升设备,减少纲绳所承受的最大静张力差和最大动张力差,尽量降低提升机选型的等级,使设备能力充分得到发挥和合理使用,降低建井费用和设备投资费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利用动滑轮新型竖井提升装置,包括提升机、提升容器、钢丝绳、天轮、天轮平台或井架,其特征是:在所述提升容器上分别增设一个导向轮,每根钢丝绳的一端固定于天轮平台或井架上,另一端绕过提升容器上各自的导向轮、井架或平台上的天轮缠绕固定在提升机卷筒上。
所述的提升容器为罐笼——平衡锤、罐笼——箕斗、罐笼——罐笼、箕斗——平衡锤、箕斗——箕斗组合形式之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利用动滑轮新型竖井提升装置,由于在提升容器上分别增设了一个导向轮,巧妙地将动滑轮省力原理应用于竖井提升设备中,使作用在提升机卷筒上的钢丝绳的最大静张力减半,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降低了钢丝绳的直径,进而减小了提升机的卷筒直径,降低了提升机的规格型号,显著减少了设备投资,提高了生产能力,而且提升效率明显提高。尤其对矿山现有提升系统的改造中,投资少,增加的设施少,简单易行,安装使用方便,施工期短,基本不影响正常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提升机卷筒;2-钢丝绳;3-天轮;4-钢丝绳固定装置;5-天轮平台或井架;6-罐笼上增设的导向轮;7-罐笼;8-平衡锤上增设的导向轮;9-平衡锤。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利用动滑轮新型竖井提升装置的实施例中,所述提升容器是以罐笼——平衡锤组合形式为例。该提升装置由提升机卷筒1、钢丝绳2、天轮3、钢丝绳固定装置4、天轮平台或井架5、罐笼7及其上增设的导向轮6、平衡锤9及平衡锤上增设的导向轮8组成。其中:在天轮平台或井架5上固定有两个天轮3和钢丝绳固定装置4,一根钢丝绳2通过一个钢丝绳固定装置4固定于天轮平台或井架5上,经过罐笼7上方固定的导向轮6、再绕过一个天轮3,缠绕固定在提升机卷筒1上;另一根钢丝绳2通过另一个钢丝绳固定装置4固定于天轮平台或井架5上,经过平衡锤9上方固定的导向轮8、再绕过另一个天轮3,缠绕固定在提升机卷筒1上。
实施例中的提升容器除罐笼——平衡锤组合形式外,还可以是罐笼——箕斗、罐笼——罐笼、箕斗——平衡锤、箕斗——箕斗等组合形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利用动滑轮新型竖井提升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当提升机起动时,提升机卷筒1正转,罐笼7下降,同时平衡锤9上升。反之,提升机卷筒1反转,罐笼7上升则平衡锤9下降。在提升容器(罐笼7——平衡锤9)上升或下降过程中,因其上方分别增设了相当于动滑轮的导向轮6和8,使钢丝绳2的最大静张力减半,大幅度地提高了提升机的提升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永东,未经谢永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24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