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02486.2 | 申请日: | 200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01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伊果波尼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0 | 分类号: | H01R13/00;H01R13/46;H01R33/76;H01R12/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尤指一种电性连接芯片模组至印刷电路板的电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技术中,电连接器组件一般包括收容有若干导电端子的绝缘本体、组接于绝缘本体上端的芯片模组及组接于绝缘本体下端的印刷电路板。绝缘本体设有若干成矩形阵列的端子收容槽以收容相应的导电端子。组装时,首先将导电端子插入绝缘本体的收容槽中,然后将绝缘本体组设于印刷电路板上,以实现导电端子与印刷电路板之间的电性连接,接着将芯片模组组接于绝缘本体上以使芯片模组的导电垫片与绝缘本体中的导电端子达到电性连接,从而实现芯片模组与印刷电路板之间的电性连接。然而,随着绝缘本体中导电端子数目的增加和收容在电连接器组件中的芯片模组工作速度的提升,电连接器组件的散热能力遇到了越来越大的挑战。
因此,确有必要对此电连接器组件进行改良以解决与本实用新型相关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散热的电连接器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收容有若干导电端子的绝缘本体及组接于绝缘本体上端的芯片模组,其中,绝缘本体设有第一通孔,芯片模组对应于绝缘本体的第一通孔设有第二通孔,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穿过芯片模组第二通孔和绝缘本体第一通孔以形成一散热通道的散热装置。
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散热装置的设置可将气流有序导入,能很好地消除导电端子与芯片模组电性导通时产生的大量热量,从而具有很好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的组装图。
图4是图3所示电连接器组件沿IV-IV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中散热装置的组装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中散热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图6所示散热装置中盖体的另一角度立体图。
图8是图7所示盖体沿VIII-VIII方向的剖视图。
图9是图6所示散热装置中流通管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10是图9所示流通管沿X-X方向的剖视图。
图11是图6所示散热装置引导装置另一角度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11所示,电连接器组件100包括收容有若干导电端子6的绝缘本体1、承接于绝缘本体1上的芯片模组2、盖设于芯片模组2上的盖板4、组接于绝缘本体1下端的印刷电路板3、及穿过盖板4、芯片模组2、绝缘本体1和印刷电路板3的散热装置5。
绝缘本体1大致呈矩形状,其设有若干贯穿绝缘本体1用以收容导电端子6的收容槽1000、若干从绝缘本体1侧面向上延伸将芯片模组2固持于绝缘本体1上的定位块102、贯穿绝缘本体1中间位置的第一通孔101、及组接于第一通孔101与散热装置5抵接的弹性垫片104。
盖板4大致呈矩形状,其设有覆盖部40和中心部42,且中心部42与覆盖部40之间形成一凹环41,中心部42设有对应于绝缘本体1第一通孔101的第三通孔420。在本实施例中,中心部42与覆盖部40等高,其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将中心部42设置为高于覆盖部40。
印刷电路板3设有承接绝缘本体1的承接部31和对应于绝缘本体1第一通孔101的第四通孔30。
芯片模组2对应于绝缘本体1的第一通孔101设有第二通孔20用以收容散热装置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24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