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玩具直升机主旋翼校正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02574.2 | 申请日: | 200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34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杜大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大森 |
主分类号: | G01B5/24 | 分类号: | G01B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戈泊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玩具 直升机 主旋翼 校正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尺规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玩具直升机主旋翼校正规结构。
背景技术
玩具直升机具有主旋翼、平衡翼(如图2所示的直升机),于使用一段时间后主旋翼会产生“偏斜角度误差”,而主旋翼偏斜角度即会造成飞翔时倾斜的现像,因此会让玩者操作遥控器时判断错误,因此必须予校正、调整。现有校正调整的方式,有采用“目测式”,凭目视及经验调整,故会有不精准的问题,另有采用“一般的直尺”测量,非是专用于主旋翼的尺,故会有使用不方便、精密度不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玩具直升机主旋翼校正规结构,该校正规设成由夹定板、校正板、刻度板所组成,而得夹定于主旋翼,测知主旋翼偏斜误差的角度,准确调整回复正常的水平角度,达到使用方便、快速、精确的功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玩具直升机主旋翼校正规结构,其是由刻度板、校正板、夹定板所组成,刻度板设有通孔、角度标示,通孔两端具有组合孔,校正板设有滑槽、指标,滑槽两端具有轴孔、弧槽,校正板的轴孔配合轴栓而组合于刻度板组合孔,校正板的弧槽配合另一轴栓而组合于刻度板另一端组合孔,形成校正板与刻度板组合一体,及可调整角度,夹定板配合螺栓而组合于校正板滑槽处,形成夹定板可依滑槽而滑动位置,及可夹定主旋翼。
上述的玩具直升机主旋翼校正规结构中,该夹定板与校正板间连设有弹簧。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只需夹合主旋翼、旋转刻度板呈与平衡翼平行、扳转主旋翼校正板呈与刻度板、平衡翼平行,即可完成准确的校正,而得到使用方便、快速、简易、精确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及使用状态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初始状态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测量误差角度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校正状态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刻度板 23、弧槽
11、通孔 24、指标
12、13组合孔 25、26夹定板
14、角度标示 27、螺栓
15、16轴栓 28、弹簧
20、校正板 30 主旋翼
21、滑槽 31 平衡翼
22、轴孔 θ1、θ2 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本实用新型是由刻度板10、校正板20、夹定板26所组成,刻度板10设有通孔11、角度标示14,通孔11两端具有组合孔12、13,校正板20设有滑槽21、指标24,滑槽21两端具有轴孔22、弧槽23,校正板20的轴孔22配合轴栓15而组合于刻度板10组合孔12,校正板20的弧槽23配合另一轴栓16而组合于刻度板10另一端组合孔13,形成校正板20与刻度板10组合一体,及可调整角度,夹定板25、26配合螺栓27而组合于校正板20滑槽21处,且夹定板25一端连结弹簧28、弹簧28另一端连结于校正板20,形成夹定板25、26可依滑槽21而滑动位置,及可夹定主旋翼30。
如图2、图3所示,使用时先将夹定板25、26拉开,让主旋翼30穿过刻度板10通孔11及校正板20滑槽21,夹定板25、26并可夹定于主旋翼30,此时刻度板10与平衡翼31间呈斜一角度θ1,后再如图4所示操作校正板20弧槽23处的轴栓16向上扳动,而可使刻度板10向上动作至呈与平衡翼31平行时,即是其θ1=0°刻度板10与平衡翼31呈“平行”,即是做为“基准”,而可得知校正板20偏斜角度,此时即是可知主旋翼30偏斜一角度θ2(不正常),此时即可如图5所示,调整(扳转)主旋翼30,主旋翼30可连动夹定板26、25亦转转动,即是可连带转动校正板20,直到校正板20的指标24指示于刻度板10角度标示14的“0°”,即得完成校正主旋翼30。
由上述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只需夹合主旋翼30、旋转刻度板10呈与平衡翼31平行、扳转主旋翼30校正板20呈与刻度板10、平衡翼31平行,即可完成准确的校正,而得使用方便、快速、简易、精确的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大森,未经杜大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25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棘轮传动系统
- 下一篇:复合磁性薄板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