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沌电路三维相图示波器立体显示转换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02598.8 | 申请日: | 2008-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32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国;朱雪丰;舒秀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新国 |
主分类号: | G01R13/00 | 分类号: | G01R13/00;G01R13/22;G01R13/28;G09B23/18;H04N15/00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 代理人: | 田玉兰 |
地址: | 730020甘肃省兰***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沌 电路 三维 相图 示波器 立体 显示 转换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非线性电路观测系统,常称混沌电路观测系统,涉及一种混沌电路三维相图示波器立体显示转换系统。
背景技术
混沌电路的观测离不开示波器,混沌电路的变量一般在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称为多维混沌输出。示波器仅有两个输入端,并且只能二维输出,称为二维观测显示。使用示波器直接观测混沌电路的相图,一次只能观测两个电路变量,对于教学、实验与演示是很不方便的,缺乏中间电路以扩大示波器的观测维,这是现有混沌电路观测系统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多维混沌共同投影到二维显示中、并通过改变某些输入维的投影值形成投影旋转的立体效果的混沌电路三维相图示波器立体显示转换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混沌电路三维相图示波器立体显示转换系统,包括混沌电路、示波器,还包括混沌电路与示波器之间连接的混沌电路三维相图示波器立体显示转换电路。
所述的混沌电路三维相图示波器立体显示转换电路是反相可控衰减放大分路器与两个减法器构成,反相可控衰减放大分路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两个减法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
所述的混沌电路三维相图示波器立体显示转换电路是反相可控衰减放大分路器与两个反相加法器构成,反相可控衰减放大分路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两个反相加法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
所述的反相可控衰减放大分路器的输入端与第一个电位器连接,第一个电位器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连接电阻,运算放大器同相输入端接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二个电位器的电位点连接,电位器的两个端点分别为反相可控衰减放大分路器的两个输出。
所述的混沌电路三维相图示波器立体显示转换电路是二路输入光滑选择单路输出器,二路输入光滑选择单路输出器是由电位器与电压跟随器组成,电位器的两个端点是两个输入端,电位器的电位点与电压跟随器同相输入端连接。
所述的混沌电路三维相图示波器立体显示转换电路是电位器,电位器的两个端点是两个输入端,电位器的电位点为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通过改变混沌电路三维相图示波器立体显示转换电路的电位器电位点位置,就能够实现混沌电路的三个或多个输出电压信号在示波器二维显示管屏上旋转显示,实现三维或者多维的显示效果。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大学混沌科学教育、实验教学与演示、科学普及实验演示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方框图
图2a是减法器的代表符号
图2b是减法器的电路图
图3a是反相加法器的代表符号
图3b是反相加法器的电路图
图4a是反相可控衰减放大分路器的代表符号
图4b是反相可控衰减放大分路器的电路图
图5a是二路输入光滑选择单路输出器的代表符号
图5b是二路输入光滑选择单路输出器的电路图
图6a是由反相可控衰减放大分路器与减法器电路组成的混沌电路三维相图示波器立体显示转换电路方框图
图6b是由反相可控衰减放大分路器与减法器电路组成的混沌电路三维相图示波器立体显示转换电路的电路图
图7a是由反相可控衰减放大分路器与反相加法器电路组成的显示转换电路方框图
图7b是由反相可控衰减放大分路器与反相加法器电路组成的混沌电路三维相图示波器立体显示转换电路的电路图
图8a是由二路输入光滑选择单路输出器组成的混沌电路三维相图示波器立体显示转换电路方框图
图8b是由二路输入光滑选择单路输出器组成的混沌电路三维相图示波器立体显示转换电路的电路图
图8c是由电位器构成的混沌电路三维相图示波器立体显示转换电路的电路图
图9是一个具体的四维混沌电路输出示波器观测系统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新国,未经张新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25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