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颈椎康复保健枕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03302.4 | 申请日: | 200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53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花顺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花顺章 |
主分类号: | A61F5/00 | 分类号: | A61F5/00;A61F5/01;A61H1/00;A61M37/00;A47G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01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颈椎 康复 保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涉及保健领域的技术,具体为一种矫正颈椎弧度的颈椎康复保健枕。
背景技术:
由于人们在工作、生活中经常俯首低头,普遍造成颈椎生理弧度消失,椎间盘突出等,导致肩周疼痛、手臂发麻、头痛眩晕、视物模糊、举臂受限、心悸多汗、面部麻木、耳闻耳鸣等临床症状,直接影响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目前的诊治方法:一是误当肩周炎、风湿病来治疗,其结果越治病越重;二是采用针灸、小针刀治疗,这种方法只能暂时缓解疼痛,却无法使椎体和间盘复位,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三是推拿和按摩,由于颈部位置特殊,推拿、按摩如果用力不当,反会加重病情;四是医院现行的直线牵引,在外力的作用下,直线牵引会加剧颈椎生理弧度的消失,反而进一步加重病情;五是手术治疗风险极大,颈椎病一般不提倡手术治疗的,特别是被称为“生命禁区”的上半段颈椎手术,更是国内外无人问津。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以外,近两年市场上出现了不少颈椎保健枕,如气囊式保健枕、颈椎按摩保健枕、中药保健枕,颈椎脉冲保健枕等,这些保健枕都不能解决颈椎变形,椎间盘突出这些实际问题。气囊式保健枕不仅使用不方便,戴着这种枕只能坐立,不能卧睡。单纯的中药保健枕对颈椎错位和椎间盘突出是没有作用的。颈椎按摩保健枕和脉冲保健枕的按摩、脉冲疗效不能确定,更谈不上矫正颈椎形态,起不到康复保健作用。
本发明人因患颈椎病多年,头痛头晕,肩周疼痛,手臂抬举困难,视物模糊,在求治过程中受到启发,并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反复试验后研制了颈椎康复。在求治过程中受到启发,并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反复试验后研制了颈椎康复保健枕。经本发明人自己使用10日后,上述症状全部消除。为了能让更多的颈椎病患者得到康复,本发明人曾制作并赠送出该颈椎康复保健枕数百只,皆获得良好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为颈椎病患者提供一种能保持颈椎生理弧度,矫正颈椎形态,便捷、实用、持久的颈椎康复保健枕。
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颈椎康复保健枕由一只矫正枕(1)和两只侧卧枕(2)三大部分组成。矫正枕(1)两端分别有固定锣孔(4),用两根锣丝分别穿过两保固定锣孔(4)和两只侧卧枕(2)一端的长形高低调节锣孔(6)使之连接,并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在长形高低调节锣孔(6)中调整锣丝的位置,拧紧锣帽,以确定矫正枕(1)的高度。矫正枕(1)主体是一中空硬质环保物体,内填活血、化瘀、祛风、通络、凉血、安神的中草药,盖上底盖(5),药物透过鞍式圆柱形枕面(3)上预留的密集的透气小孔作用于紧贴的颈部。矫正枕(1)宽度只有7CM左右,而且枕面呈现圆柱状,仅能托起第3、4、5、6节颈椎,头部垂落在床面上,这样,便可以使平日俯首低头而消失的颈椎生理弧度得到恢复。两端的侧卧枕(2)各为20CM×20CM,药袋托板(7)上放置特制的药袋(9),药袋(9)略高于边框(8),形成柔软适度的枕面。仰卧一段时间后翻身侧卧,整个头部平落在枕面上,既保持了颈椎不偏不斜的舒适睡姿,又可以发挥中草药活血、化瘀、祛风、通络、凉血、安神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矫正枕主视图
图2:矫正枕俯视图
图3:矫正枕左视图
图4:侧卧枕主视图
图5:侧卧枕俯视图
图6:侧卧枕左视图
图7:颈椎康复保健枕装配图主视
图8:颈椎康复保健枕装配图俯视
图中:1-矫正枕,2-侧卧枕,3-鞍式圆柱形枕面,4-固定锣孔,5-底盖,6-长形高低调节锣孔,7-药袋托板,8-边框,9-药袋枕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描绘。实施例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颈椎康复保健枕包括有矫正枕(1),两只侧卧枕(2),矫正枕(1)为中空物体,内装药袋,盖上底盖(5);侧卧枕(2)中的药袋托板(7)下凹,填上药袋(9)便形成柔软的凸面。有颈部不适及相关临床症状者,皆可使用颈椎康复保健枕,将矫正枕(1)枕于颈根部,头自然垂落在两只侧卧枕(2)中间的床面上,利用头部自然下垂的重力,矫正消失变形的颈椎曲线。当感觉不适,翻身侧卧,整个头部便平枕在侧卧枕(2)上的药袋枕面(9)上,既舒适,又能起到活血、化瘀、祛风、通络、凉血、安神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花顺章,未经花顺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33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