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偏心式三组联动减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03364.5 | 申请日: | 200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23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温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志杰 |
主分类号: | F16H21/12 | 分类号: | F16H2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4400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偏心 式三组 联动 减速器 | ||
实用新型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偏心式三组联动减速器,属通用传动机械领域, (以下简称联动减速器)
背景技术
目前,减速器一般以齿轮、蜗杆传动为主,有一种叫三相并联摇 块脉动单向无级变速减速器,其结构原理是,输入轴是一个有相差为 120度的三相曲轴,三曲轴均安装有一个可调支承距离的滑块套筒连杆 ,通过手动调节连杆的支承点距离,达到连杆的另一端摆动角度的大 小。由于连杆的此端与输出轴上的超越离合器连接,因此连杆摆动的 角度或距离越大,则输出轴作单向的转速高,反之转速则低,甚至为 零。连杆在作摆动的同时也作滑动运动。由于上述结构是三相并列布 置,所以当第一相送进时,第二相处于中间状态,笫三相后退,即运 动是交替重叠进行的,克服了超越离合器溜滑角所带来的误差,使输 出轴转速更为均匀。上述减速器存在结构、技术、制造工艺复杂,传 递效率不高等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工艺简单,传递效率高,传递 功率大,减速速比大,体积小,实用性好的不可无级调速的减速器。 上述的减速器,由于是采用无级变速机构,因此制造工艺复杂,成本 高,由于运动环节多,因此功率损耗大,效率低。由于目前的减速器 是以固定转速为主,再加上无级调速电机的出现,因此上述的无级减 速器的弱点就更加显示出来。
本实用新型结合上述减速器的传动原理,加以改进创新,使之更 具有实用性,经济性,其技术特点是,输入轴是一个具有三个相位差 为120度的偏心轴(而不是上述的曲轴),在三偏心上均装有一安装有 轴承的连杆,该连杆直接与输出轴上的超越离合器摇扦连接,(减少 了上述的滑块套筒及调速装置等部件)。当输入轴转动,即三偏心通 过连杆直接拉动超越离合器作单向往复运动,使输出轴转动。由于是 三组并列布置,因此当第一组开始送进时,第二组处于中间状态,第 三组则后退,即运动是交替重叠进行的,从而使输出轴转速更为均匀 。克服了超越离合器溜滑角所带来的误差。当需不同的速比时,可设 计变化偏心的偏心距或者变化摇杆的中心距大小。以达到不同速比的 目的。
本实用新型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及制造工艺特别简单,传 递效率高,输出转矩大,转速稳定均匀,减速速比大等特点。有很强 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联动减速器的结构A-A剖视图;
图2为联动减速器的侧面结构剖视图;
图中:1偏心一、2偏心二、3偏心三、4输入轴、5轴承、6连杆、7摇 杆一、8摇杆二、9摇杆三、10超越离合器、11输出轴、12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从附图上看,输入轴4上有三个相差为120度的偏心一1、偏心二2、 偏心三3,该三偏心上均安装有一轴承5,该轴承5上均安装有一连杆6, 从附图上看,输出轴11上安装有三个超越离合器10,该超越离合器 10上均安装或固定有摇杆一7、摇杆二8、摇杆三9。上述三偏心上的连 杆6分别与上述的三摇杆连接,以带动各自的超越离合器10作往复运动, 从而使输出轴11转动。上述的输入轴4、输出轴11均安装在机座12上, 以形成一台完整的减速器。见附图,其结构及传动原理是,当输入轴 4转动,该轴上呈120度的三偏心通过各自的连杆6拉动摇杆使超越离 合器10作往复运动,即输出轴11作单向转动,见图1。从图2上看,由 于三组是并列布置,因此当第一组开始拉动时,第二组处于中间状态 ,即准备阶段,第三组则是后退状态,因此该三组运动是交替重叠进 行的,从而使输出轴11的转速更为均匀转动,同时也克服了超越离合 器的溜滑角所带来的误差。使输出轴转速更均匀有力。由于运动环节 少,只有两根轴,即输入、输出且全部采用轴承,因此损耗功率小, 传递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输出转矩大,传递功率可靠, 转速稳定,减速速比大制造工艺简单,经济性好,有很强的实用性。 适用于各机械传动作减速之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志杰,未经温志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33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