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波炉烹调用食品收纳箱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03403.1 | 申请日: | 2008-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54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冈部耕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亨氏日本株式会社;邵华 |
主分类号: | F24C7/02 | 分类号: | F24C7/02;F24C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段承恩;陈海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波炉 烹调 食品 收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纳通过微波炉的加热而烹调的微波炉烹调用食品、在内部设置能够产生辐射热的加热板、由此可进行更高温度的烹调的微波炉烹调用食品收纳箱。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提出了一种微波炉烹调用食品收纳箱,并实际应用,其内部封装食品或冷冻食品,通过微波炉对其每个容器分别加热,由此对食品进行烹调。例如,用于收纳冷冻的炸土豆并加热烹调的箱型容器形成为,纸制的、在外表面部以及内表面部上施有聚乙烯制的涂覆层、厚度尺寸较大的长方体。
在使用这样的以往的微波炉烹调用食品收纳箱进行加热烹调时,在将形成在大致长方体的一面或者圆柱状体的上面上的开口部打开的状态下,将其放入微波炉内部,通过微波炉释放的微波对作为其收纳物的例如冷冻炸土豆进行加热。
此时,对于冷冻炸土豆,以更高温度进行加热处理能够提高作为加热处理后的炸土豆的脆性等口感。
然而,上述以往产品的情况下,上述收纳箱的外表面部以及内表面部的涂覆层为聚乙烯制,所以不能耐受大于等于聚乙烯的熔点的高温的加热,不能进行大于等于聚乙烯的熔点的高温的加热处理。
另外,对于以往的微波炉烹调用食品收纳箱,由于形成为具有规定的厚度尺寸,所以在内部容易将冷冻炸土豆收纳成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状态,在加热烹调时,对于在箱内部位于其他的土豆的下方的土豆,水分不能充分蒸发,还保持湿润,所以存在口感不好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波炉烹调用食品收纳箱,其在加热烹调时能够对所盛物进行充分的加热,并且在烹调后能够使收纳箱内部以及内部封装的微波炉烹调用食品所含有的水分量有效地释出、提供具有脆性较好的口感的微波炉烹调用食品。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第1技术方案中记载的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微波炉烹调用食品收纳箱,其特征在于:整体形成为薄型长方体,在上面部设有能够在上面部的大致整个区域开口的开口部,并且在底面部内侧贴设有在通过微波炉加热时能够产生辐射热的加热片。
即,对于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微波炉烹调用食品收纳箱,由于在底面部贴设有能够产生辐射热的加热片,所以能够使加热时的收纳箱内部温度比以往更高。
此时,由于不是像以往那样收纳箱的涂覆层由聚乙烯制,所以也能够耐受超过聚乙烯的熔点的加热温度。
进而,由于将上述收纳箱的形状整体形成为薄型长方体,所以增大内部底面的面积并降低其高度,由此内部的微波炉烹调食品展开配置在底面上,例如在烹调用食品由多个小片构成的情况下,在箱内部烹调用食品难以在上下方向上重叠,并且能够防止烹调用食品成为在内部聚集的状态的情况。
另外,第2技术方案中记载的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微波炉烹调用食品收纳箱,其特征在于:贴设在底面上的加热片,遍及底面部内侧的大致整个区域而贴设。
即,构成为能够遍及盛有加热对象食品的收纳箱的底面整个区域产生辐射热。
另外,第3技术方案中记载的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微波炉烹调用食品收纳箱,其特征在于:由能够利用微波炉所照射的微波而发热的发热体形成。
即,加热片通过吸收微波而发热,由此加热对象食品从底面被直接加热,表面被迅速加热。
另外,第4技术方案中记载的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微波炉烹调用食品收纳箱,其特征在于:由在外表面侧施有耐水用涂覆层、并且在内侧表面侧施有耐油涂覆层的纸形成,上述涂覆层被形成为能够耐受上述加热片的辐射热。
即,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微波炉烹调用食品收纳箱,构成为:防止由于收纳箱的内外部的温度差而产生水滴或霜导致收纳箱外表面湿润,另外防止由于从内部封装的食品中渗出的油导致收纳箱外表面湿润。
此时,对于本实用新型,施有能够耐受大于等于上述聚乙烯的熔点的高温的涂覆层。
另外,第5技术方案中记载的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微波炉烹调用食品收纳箱,其特征在于:厚度尺寸小于等于3cm。
即,构成为,通过将厚度方向的尺寸限制得较低,由此使得所盛物在收纳箱内部的上下方向上多个重叠的情况比较少。
另外,第6技术方案中记载的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微波炉烹调用食品收纳箱,其特征在于:作为加热对象的食品是形成为小片的冷冻油炸物。
即,通过将加热对象食品设为小片的冷冻油炸物,利用加热片的加热可进行高温有效的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亨氏日本株式会社;邵华,未经亨氏日本株式会社;邵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34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蒸发量为18吨/小时的车载式注汽锅炉
- 下一篇:拖挂式快速移动的泥浆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