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营业用万用锅过热控制构造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03769.9 | 申请日: | 2008-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89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严凤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严凤英 |
主分类号: | A47J27/14 | 分类号: | A47J27/14;A47J36/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营业 万用 过热 控制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万用锅,尤其涉及一种营业用万用锅过热控制构造。
背景技术
习用大型营业用的万用锅构造,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47721号,其包括有壳体、座体、开关本体、连接管、进气管及炉头所组成,其中该壳体的周面适当位置上设有贯穿孔,以供开关本体及进气管的一端能凸伸于其内;该座体枢设于壳体的底面上,其主要特征在于:该开关本体的适当位置上设有左、右枢接部及内环出气管,以供分别与进气管、连接管枢设于其上;而该内环出气管与连接管则分别枢设于炉头的内、外环混合管上;另外,该炉头的内、外环混合管的轴心线间的距离至少约85MM以上,且该内环混合管则凸伸于炉头最大外约20MM以内。
上述内容,虽可达到原先预定的目的,但是,其在使用时,则会产生如下的问题:当位于炉头上方的锅具呈空烧时,则往往会无法立即查觉,而致使锅具被燃烧起来,如此,不但会产生发生火灾的意外危险,同时,对消费者而言,其安全性则大大的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营业用万用锅过热控制构造,用以解决现有万用锅存在发生火灾危险、安全性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营业用万用锅过热控制构造,包括有壳体、座体、开关主体、进气管、出气阀、连动件及过热件组所组成,该开关主体的不同位置上分别组设有进气管及出气阀,该出气阀的一端出口端组设有喷嘴,并于出口端与进口端间的通道上组设有控制钮,以致使该控制钮能朝向炉头端凸伸出去;该壳体上组设有座体,且于座体表面上方不同位置上分别组设有开关主体及过热件组,并于开关主体至过热件组间的座体上形成有贯穿的空间部,以通过定位杆作用而使连动件近中间处能组设于座体表面下方,且已凸出于连动件上表面的压片穿过空间部而邻近位于控制钮近处,该连动件的一端凸伸于壳体的贯穿孔外侧,且该连动件的另一端则组设有连杆,该连杆的顶端插入连结至过热件组内活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营业用万用锅过热控制构造,通过在开关主体侧方的出气阀的出口端与进口端间的通道上组设控制钮,且使该控制钮能朝向炉头端呈凸出状,再配合已位于开关主体至过热件组间的座体上形成有贯穿的空间部,且能使已组设于座体表面下方的连动件上表面的压片恰能穿过空间部而邻近位于控制钮近处,并使该连动件的一端凸伸于壳体的贯穿孔外侧及该连动件的另一端则组设有连杆,以使该连杆的顶端能插入连结至过热件组内活动;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则必需使锅具先按压过热件组后,再扳动连动杆呈跷跷板运动,最后才能转动开关主体的转动,进而达到确实安全性的操作方式,以提高使用者最佳生命财产上的安全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营业用万用锅过热控制构造的组合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营业用万用锅过热控制构造的另一组合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动作后的组合局部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并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营业用万用锅过热控制构造的实施例,其包括有壳体1、座体2、开关主体3、进气管4、出气阀5、连动件6及过热件组7所组成、其中该壳体1的周侧适当位置上设有一个以上的贯穿孔10、11,以供开关主体3的旋转轴35、连动作6一端及进气管4一端能凸伸于其内之用;该壳体1的适当位置上则组设有近n形的座体2。
该座体2呈近n状,且于座体2表面上方的适当位置上分别组设开关主体3及过热件组7,并于开关主体的3至过热件组7间的座体2上形成有贯穿的空间部21,以通过定位杆25作用而致使连动件6近中间处能组设于座体2表面下方,且能使已凸出于连动件6上表面的压片65恰能穿过空间部21而邻近位于控制钮55近处。
该开关主体3的不同位置上分别组设有进气管4及出气阀5;且该出气阀5的一端出口端50组设有喷嘴53,并于出口端50与进口端51间的通道上组设有控制钮55,以致使该控制钮55能朝向炉头8端凸伸出去。
该连动件6通过定位杆25作用而使连动件6近中间处能组设于座体2表面下方,且可使已组设凸出于连动件6上表面的压片65恰能穿过空间部21而邻近位于控制钮55近处;该连动件6的一端则能凸伸于壳体1的贯穿孔10外侧,且该连动件6的另一端则组设有连杆61,并使该连杆61的顶端能插入连结至过热件组7内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严凤英,未经严凤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37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荫罩式等离子显示屏的封接方法
- 下一篇:高安全性的自动液氯汽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