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皮带传动的多目标盘万花筒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03905.4 | 申请日: | 2008-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49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石轩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意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08 | 分类号: | G02B27/08;F16H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爱群 |
地址: | 中国香港官塘成业***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带传动 多目标 万花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万花筒,尤其是一种皮带传动的多目标盘万花筒。属于儿童玩具。
背景技术
万花筒包括有壳体、三棱镜、目标轮和相应的传动机构;三棱镜的一端为观看端,另一端为目标端,目标端有可转动的目标轮,目标轮一般是一个封闭的盒体,盒体内装有例如彩色纸屑或塑料片,转动壳体或目标轮时盒体内的这些彩色物体在盒内运动使其图形产生变化,经三棱镜的多次反射便可观看到多彩的千变万化的象图,得到一种视觉享受。
已有技术的万花筒中,如ZL 931076838中国专利是一种采用手摇动力和齿轮驱动目标轮的结构,该结构因采用齿轮传动使得其制造成本较高,且齿轮容易被异物卡住。专利号为877,645的美国专利使用了皮带滑轮电池驱动加目标盒的结构,这种结构过于复杂,制造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已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更富于趣味性的万花筒。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壳体、三棱镜、目标盘和相应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盘以及与目标盘相配的轴套和传动皮带,第一目标盘与第一被动皮带轮套于第一轴套外固定,第一轴套套于主轴上并与主轴成动连接,第二目标盘与第二被动皮带轮套于第二轴套外固定,第二轴套套于第一轴套上并与第一轴套成动相连接,两个以上的目标盘依此类推,主轴固定于壳体中,被动皮带轮通过传动皮带与一个动力机构的主动皮带轮相连接。
主动皮带轮与被动皮带轮之间的皮带连接可以是顺连或反连,即通过皮带的不交叉或交叉使被动皮带轮与主动皮带轮转动方向相同或相反,以产生变化更多的图案效果。
二个目标盘亦可以是无图案的透明盘体,可以在盘体上随意贴上不同的图案纸,或由使用者自行在盘体上画图,以产后千变万化的感受,增加其趣味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更富于趣味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主轴,2a为第一被动皮带轮、2b为第二被动皮带轮,3a为第一目标盘、3b为第二目标盘,4为螺帽,5为三棱镜,6a为第一轴套,6b为第二轴套。
具体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壳体、三棱镜、目标盘和相应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盘(3a、3b),第一目标盘(3a)与第一被动皮带轮(2a)套于第一轴套(6a)外固定,第一轴套(6a)套于主轴(1)上并与主轴(1)成动连接,第二目标盘(3b)与第二被动皮带轮(2b)套于第二轴套(6b)外固定,第二轴套套于第一轴套上并与第一轴套成动相连接,两个以上的目标盘依此类推,主轴(1)固定于壳体中,被动皮带轮(2a、2b)通过传动皮带与一个动力机构的主动皮带轮相连接。主动皮带轮与动力机构连接,动力机构可以是一个发条驱动机构。
主动皮带轮与被动皮带轮(2a、2b)之间的皮带连接可以是顺连或反连,即通过皮带的不交叉或交叉使被动皮带轮(2a、2b)与主动皮带轮转动方向相同或相反,以产生变化更多的图案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采用二个目标盘(3a、3b)并且主动皮带轮与被动皮带轮(2a、2b)的连接一对是顺连,另一对是反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主轴(1)与三棱镜的中轴线平行并偏离三棱镜的中轴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动力机构是一个发条驱动机构,该发条驱动机构同时驱动一个音乐盒,可以在感受视觉效果的同时聆听悦耳的乐曲。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二个目标盘是无图案的透明盘体,可以在盘体上随意贴上不同的图案纸,或由使用者自行在盘体上画图,以产后千变万化的感受,增加其趣味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被动皮带轮(2a)与第一轴套(6a)是一体化结构;第二被动皮带轮(2b)与第二轴套(6b)是一体化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意雅有限公司,未经意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39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