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04169.4 | 申请日: | 2008-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33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古杰;王振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工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18 | 分类号: | F17D1/18;G05B19/418;G05D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加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来保温或加热管道的加热装置,广泛应用于半导体、石化、及机械加工厂房。
背景技术
在半导体、石化、及机械加工厂房,管道输送过程中需要保持恒温,避免管道直接暴露环境,使得管道产生冷凝现象,造成管道阻塞,所以常常使用电热布包,用以包覆管道,隔绝与环境接触,保持管道输送过程中恒温。
公知加热装置包括有控制器及多个电热布包,该控制器电性连接于多个电热布包,该电热布包用以包覆管道,提供一温度检测点,借以检测管道的温度,保持管道输送过程中恒温。其中该控制器具有一固态继电器(Solid-State Relay,SSR),用以控制温度,但管道仅具有一温度检测点,使得温度控制不精准。
公知加热装置进一步改良,以多个电热布包包覆管道,提供多个温度检测点,借以检测管道的温度,保持管道输送过程中恒温。其中多个控制器分别各具有一固态继电器,使得控制温度较为精准,但是彼此间无关联性,需要使用者一一定义,不仅费时又无效率,并且容易定义错误造成危险;又因只具有控制温度功能,保持管道输送过程中恒温,而不具有最大输出功率设定的功能,易造成输出功率增大且电路负载过大,使得耗电成本增加且有安全不足的顾虑。
因此,本实用新型发明人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不足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装置,具有自动排序及最大输出功率设定的功能,借以实现效率提高、成本降低及更加安全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加热装置,包括有多个控制器与多个加热单元,该控制器分别电性连接该加热单元,该控制器各包含:一壳体,具有一电路板与一电子元件,分别设置在该壳体的内部,该电路板具有一自动排序模块及一最大输出功率设定模块,该电路板电性连接该电子元件,该电路板控制该电子元件的通电/关断状态;一信号输入端口,设置在该壳体的一侧面上,并电性连接该电路板,该信号输入端口连接于一信号连接线的一端;以及一信号输出端口,设置在该壳体的一侧面上,并电性连接该电路板,该信号输出端口连接于另一信号连接线的一端;其中该控制器通过该信号输入端口、该信号输出端口及该信号连接线串接一起。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控制器具有自动排序模块,使得该加热装置具有自动排序功能,实现效率提高的目的。
(2)该控制器具有最大输出功率设定模块,使得该加热装置具最大输出功率设定功能,实现成本降低的目的。
为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加热装置的控制器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热装置的控制器的内部电路方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热装置的控制器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加热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控制器1
壳体11
信号输入端口12
信号输出端口13
穿孔槽14
脚架15
空间16
电路板17
自动排序模块171
最大输出功率设定模块172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模块173
电子元件18
个人电脑4
人机界面5
信号连接线6
加热单元7
管道8
固定元件9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与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所附附图。
请参照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加热装置的控制器1的立体外观图,该控制器1包括:一壳体11、一信号输入端口12、一信号输出端口13、一穿孔槽14、以及二脚架15。
该信号输入端口12、该信号输出端口13及该穿孔槽14设置在该壳体11的一侧面上。该信号输入端口12与该信号输出端口13为RS485、RS422、RJ45或RS232通讯界面。该穿孔槽14贯穿至该壳体11的另一侧面,使用一固定元件9(请参照图4),如带体穿过该穿孔槽14使该控制器1固定在一管道8上。
二脚架15设置在该壳体11的下端两侧,用以抵靠一加热单元7的表面,该二脚架15与该壳体11之间形成一空间16,具有隔热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工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工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41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