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可携式储存媒体之档案复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04172.6 | 申请日: | 200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41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刘瑞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瑞凤 |
主分类号: | G06F13/38 | 分类号: | G06F1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安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林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县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可携式 储存 媒体 档案 复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信息存储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应用于可携式储存媒体之档案复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周边产品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其中,可携式储存媒体,例如USB随身碟、各种规格的记忆卡、小尺寸硬盘等,是目前最常被使用的计算机周边产品之一。特别是USB随身碟,由于具有轻巧方便、随插即用、价格低廉、容量理想等优点,因此成为各行各业或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数据存取以及携带媒介。
然而,当使用者想将USB随身碟中的数据复制到其它USB随身碟、记忆卡或是可携式硬盘时,需要先将数据复制到计算机中,再将数据从计算机中复制到其它USB随身碟、记忆卡或是可携式硬盘中。虽然这样的操作过程已经比以前使用软性磁盘片存取数据时方便许多,但仍无法离开以计算机作为媒介,才能顺利存取或复制数据到其它可携式储存媒体中,这在使用上确实造成相当程度的不便。
综上所述,如何不通过计算机而能达到复制USB随身碟中的数据到其它可携式储存媒体上实为相关技术领域之人士所欲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不需要通过计算机便可将USB随身碟上的数据复制到其他可携式存储媒体的档案复制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携式档案复制装置,其包含:
一第一连接单元,用以插接一第一可携式储存媒体,并且该第一可携式储存媒体包含一源文件;
一第二连接单元,用以插接一第二可携式储存媒体;以及
一控制单元,分别连接该第一连接单元、该第二连接单元以及一记忆单元,用以根据一指令讯号将该源文件储存至该记忆单元中,并且将该源文件复制到该第二可携式储存媒体中。
一种可携式档案复制装置,其包含:
一连接插头单元,用以插接一数据处理装置;
一连接插座单元,用以接受一第一可携式储存媒体及/或一第二可携式储存媒体之插接,并且该第一可携式储存媒体包含一源文件;
一第一记忆单元包含一闪存;
一第二记忆单元包含一随机内存;以及
一控制单元,分别连接该连接插头单元、该连接插座单元、该第一记忆单元以及该第二记忆单元,用以根据一指令讯号选择性地与该数据处理装置进行档案存取,并且该控制单元能根据该指令讯号选择性地将该源文件储存至该第一记忆单元或该第二记忆单元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根据本实用新型之可携式储存媒体之档案复制装置可不需透过计算机而将USB随身碟上的数据复制到其它可携式储存媒体。此外,本实用新型之可携式档案复制装置本身也可作为可携式储存媒体之用。因此,本实用新型之可携式档案复制装置具有极大的应用弹性,可更方便使用者进行档案储存以及复制。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一具体实施例的可携式档案复制装置之功能方块示意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之一具体实施例的可携式档案复制装置之功能方块图。
图2B是图2A中的可携式档案复制装置之示意图。
图3A至图3C分别是本实用新型之可携式档案复制装置之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一具体实施例的可携式档案复制装置之功能方块示意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之一具体实施例的可携式档案复制装置之功能方块示意图。
图5B是图5A中的可携式档案复制装置之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3:可携式档案复制装置
10:第一连接单元
11、31:电源感知及控制单元
12:第二连接单元
13、33:电源供应单元
14、38:控制单元
140、380:传输控制单元
142、382:显示/输入控制单元
15、35:显示单元
16:记忆单元
17、37:输入单元
20、22:可携式储存媒体
25:USB随身碟
27:可携式硬盘
29:MP3/MP4随身碟
30:连接插头单元
32:连接插座单元
34:第一记忆单元
36:第二记忆单元
40:数据处理装置
42:第一可携式储存媒体
44:第二可携式储存媒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瑞凤,未经刘瑞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41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功率激光装置的相位调制装置
- 下一篇:油水两相流主导相判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