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压充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04797.2 | 申请日: | 200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63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韩学义;曹建明;王长春;陈浩林;程海生;胡新国;吴树和;王超;王文红;张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玉明 |
地址: | 072751***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压 充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压电器产品,特别涉及一种充电机,是一种适用于对100-500AH的大容量电瓶进行充电的充电机。
背景技术
目前的大容量电瓶充电机都不符合输出安全电压的规定,存在着不安全的隐患。同时在充电方式上存在复杂化,充电时间过长的不足。这与高效率的现代化生产方式相背离。具体说有以下两个方面:
主要是充电机输出电压过高,一般在110V以上,不符合安全电压不超过36V的规定;交流与直流之间没有严格的隔离,造成直流部分携带交流高压。
其次是串联充电后级电瓶充电效率低,每次充电的电瓶数量不多,受输出电流的制约;充电需要的时间太长,严重制约着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压充电机,对于日常使用的低压电瓶,如车船电瓶、野外用电器的电瓶、其它场合大批量使用的电瓶等,进行低压充电,充电电压小于36V,且交直流完全隔离,符合规定的安全电压,保证充电工的人身安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低压充电机包括的部件主要有:调压器、隔离变压器、整流转换器、监视器,以及外壳。为实现充电电压36V,充电电流达到80A的目标,我们采用了与传统充电机不同的连接方法:在外壳内固定有220V交流空气开关,220V交流空气开关输出端连接调压器输入端;调压器输出端连接隔离变压器输入端;隔离变压器的输出端连接整流转换器输入端;整流转换器输出端连接监视器;监视器输出端输出直流充电电流。监视器的输出端的负极上串连一个速溶保险。监视器内有直流电的电压表、电流表和充电指示灯。所述的调压器的最大功率为5KW。使得充电机的整机重量大大的降低,同时也节省了成本。
所述的外壳结构为箱体式,箱体有三个面为百叶窗式通风口,能使充电器工作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出箱体外。
为了更有效地散热,在整流转换器上粘贴有散热片,在外壳内固定有微型电风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低压充电机能实现为低压电瓶充电,充电电压小于36V,并且交直流完全隔离,符合规定的安全电压,保证充电工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低压充电机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空气开关,2.调压器,3.隔离变压器,4.整流转换器,5.监视器,6.保险。
具体实施方式
我们试生产制造了20台新型低压充电机,充电机型号为HSYQKD-36。
实施例1:参阅图1。采用调压器2型号为TSGCR-5KVA;采用隔离变压器3型号为TDD-3500KVA;整流转换器4采用型号为KP-2000A;监视器5采用电压表44L1、量程50V和电流表44L1、量程100A的组合。全部的部件固定在外壳内。
在外壳内有220V交流空气开关1,220V交流空气开关1输出端连接调压器2输入端;调压器2输出端连接隔离变压器3输入端;隔离变压器3的输出端连接整流转换器4输入端;整流转换器4输出端连接监视器5;监视器5输出端输出直流充电电流。监视器5的输出端的负极上串连一个速溶保险6。监视器5内有直流电的电压表、电流表和充电指示灯。在整流转换器4上粘贴有散热片,在外壳内固定有一台微型电风扇。
外壳结构为箱体式,箱体长580、宽410、高530毫米,箱体采用翻盖式。箱体有三个侧面为百叶窗式通风口,能使充电器工作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出箱体外。
低压充电机的研制成功,解决了目前一些充电机输出电压高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共试生产出HSYQKD-36型充电机20台。经过我们石油物探小队试用证明,该充电机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充电快速、调节自如、没有漏电、高效实用,展现了很好的推广和发展前景,同时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47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