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网络接口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04830.1 | 申请日: | 200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71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陈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燕 |
主分类号: | H01R4/24 | 分类号: | H01R4/24;H01R13/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络 接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网络设备中的连线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快速网络接口。
背景技术
在网络系统中,网络接口是广泛使用的一种连接装置,具有多种规格,用于各种网络的连接。目前常用的网络接口主要有:螺丝类、螺丝压块类、螺丝线孔类以及卡线片类。不论哪一种都需要用必要的工具,螺丝类的需要螺丝刀,甚至剥线钳,卡线片类的需要专用工具,这都给网络接口的连接增加了麻烦,加大了连线所用工期。另目前常用的网络接口大多是塑料外壳,其屏蔽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为弥补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不用工具能快速连接的网络接口。
本实用新型网络接口,包括上罩、底座、进线口、扎带和卡线座,其中:所述卡线座两侧相对但不等高设有一对进线孔,所述进线孔内设有卡线片,所述卡线片上套有可滑动的滑块,所述滑块上对应于进线孔有通孔,两侧卡线片之间有连接片。
本实用新型网络接口,其中:所述进线孔设有两对,所述卡线片、滑块应为两对。
本实用新型网络接口,其中:所述卡线片上有垂直向下的窄槽,所述窄槽的中线处在所述滑块通孔的圆心的下垂线上,上端面处在所述滑块拔起时、通孔的圆边沿下。
本实用新型网络接口,其中:所述滑块一侧设一定位突起,在所述卡线座上对应的设有两个定位孔,所述滑块端面为45°角。
本实用新型网络接口,其中: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卡挡,另一侧设有弹性卡臂。
本实用新型网络接口,在滑块的拔出状态,从进线孔塞入直至通孔的底部,压下滑块,卡线片刺破连线上的外皮和连接中的线芯连接,极其方便快捷,而无需任何工具;底座两侧的卡挡和卡臂,方便网络接口的快捷安装和拆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网络接口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网络接口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网络接口中底座和卡线座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网络接口,下面结合实施例作更详尽的说明。
图2是本实用新型网络接口的剖视图,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具有两对对连接的网络接口,由上罩2、底座1、进线口11、扎带3、卡线座12组成。卡线座12上表面设有两对进线孔7。两侧有滑块槽13,滑块槽13内设有卡线片8,卡线片8上套有可滑动的滑块6,滑块6上对应于进线孔6有通孔,两侧卡线片8之间有连接片连接。
卡线片8上有窄槽,窄槽11的中线和处在滑块通孔的圆心的垂线上,上端面处在滑块6拔出时、滑块通孔的圆边沿。
进线口11处设有卡线环13,其用途为固定线的屏蔽网与底座屏蔽相通,达到更好的屏蔽效果。
滑块6一侧设一定位突起9,在卡线座12上对应的设有两个定位孔10。
滑块6外端从卡线座中露出,可以拔出或压入,其中拔出状态为待用状态。滑块6的露出端面有一45°斜面,便于滑块6的压入和拔出操作,每次压入或拔出时,45°可保证滑块6上得到一个向上的力,定位突起9微微上抬,脱离定位孔10,便于压入或拔出操作,到位后,向下按滑块6的端面上部,定位突起9落入定位孔10,卡住滑块6。
在待用状态下,将要连接的网线线头从一侧的进线孔7中塞入,直至滑块6上的通孔的底部,压入滑块6,滑块6便强行将电线线头压入卡线片8的窄槽中。在压入的过程中,由于卡线片8的厚度有限,可以像刀片式的割破网线的外皮,和网线中的线芯连接;但是卡线片又有一定的厚度又不是刀片,在网线线芯压入式,可以使网线线芯略微变形而不会断,保证网线线芯与卡线片的可靠连接。
定位突起9和两个定位孔10对应滑块6的拔出和压入位置,使得滑块6在两个位置都可以安稳地呆着,除非加外力强行改变滑块的位置时。
底座1的一侧设有卡挡5,另一侧设有弹性卡臂4,弹性卡臂4头端也有卡挡。通常网络接口是固定在一块基板上的,基板上开有合网络接口底座相应的方孔,只要把网络接口的底座塞入方孔,卡挡和卡臂就会把底座卡紧在基板上;需要拆卸时也很方便,只要捏住卡臂,就可以方便地把网络接口从基板上卸下。
本实用新型网络接口选用全锌合金外壳,屏蔽效果好,结实耐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燕,未经陈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48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