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位观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04912.6 | 申请日: | 200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52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0 |
发明(设计)人: | 潘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玮 |
主分类号: | F16N29/00 | 分类号: | F16N29/00;F16H5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8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观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传动设备所使用的油箱内油位的观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可以在观察器摘除时防止油体泄露的油位观察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床、压缩机等机械传动设备所使用的齿轮油箱或传动油箱内的油位必须保持在某一最低限度范围内,油位过低会造成油箱内传动部件的磨损,为此必须在油箱上加装观察油位的观察器。
现有的油位观察器一般包括一个安装在油箱上的本体和一可以观察到油箱内部油位的透明观察体,但是该类型的油位观察器的透明观察体容易因内部战俘油体而视线模糊,无法进行正常的观察,需要将透明观察体进行擦拭或清理,以保证观察的准确性。在取下该油位观察器或者该透明观察体时,油箱内的油位如果位于油位观察器以上,油体会从透明观察体处流出,造成油箱内油体的流失,无法正常清理和进行下一步的准确观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在取下透明观察帽能够有效阻止油箱内油体的流出的油位观察器,它能够有效保证正常情况下油位观察的准确性,并便于透明观察帽的清理。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油位观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位观察器包括一阀体,阀体的一端装配有观察帽,另一端装配弹簧盒,阀体内设置阀芯,阀芯的一端装配弹簧后与弹簧盒弹性接触,另一端通过一顶杆与观察帽接触,阀芯与阀体间设置有间隙,弹簧盒上开设使油体流入油位观察器观察帽端的通孔。
具体的讲,所述阀体的两端设置有内螺纹,观察帽与阀体的一端螺纹装配,弹簧盒与阀体的另一端螺纹装配固定。
所述与观察帽螺纹装配的阀体螺纹端设置有环形密封圈,与阀体螺纹装配的弹簧盒的螺纹底端也设置有环形密封圈。
所述观察帽为中空的透明壳体,阀体内设置一内凸环形台,顶杆的一端与观察帽接触后内凹与该内凸环形台配合。
所述阀芯的一端装配弹簧后与弹簧盒弹性挤压接触,另一端在观察帽取下时与所述内凸环形台的环形端面密闭切断油体通道,所述阀芯与内凸环形台的接触面端设置有环形密封圈。
所述阀体的外壁设置有一环形槽,槽内装配有油位观察器固定用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一侧阀体外壁上设置有固定用外螺纹。
该油位观察器通过在阀体内设置一具有弹性的阀芯,再正常情况下能够保证观察帽与油位观察器另一端间油体流通通道的畅通。在取下观察帽时,阀芯一端的弹簧将阀芯向观察帽端推进,使阀芯与阀体间形成密封机构,防止油箱内油体流出,实现无油损的观察帽的正常清理。
观察帽和弹簧盒与阀体间均可通过螺纹配合固定,拆卸和维修方便,阀芯在观察帽通过顶杆在正常装配的挤压下,其外壁和阀体内壁间形成油体通道,能够方便的观察油箱内的油位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油位观察器的结构设计合理,制作成本低,在取下透明观察帽能够有效阻止油箱内油体的流出,能够有效保证正常情况下油位观察的准确性,并便于透明观察帽的清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油位观察器主要由阀体4、阀芯6、观察帽1和弹簧盒7组成,阀体4的两端设置有内螺纹,观察帽1为中空的透明壳体,观察帽与阀体的一端螺纹装配,弹簧盒与阀体的另一端螺纹装配固定。与观察帽螺纹装配的阀体螺纹端设置有环形密封圈2,与阀体螺纹装配的弹簧盒的螺纹底端也设置有环形密封圈。阀体内设置阀芯6,阀芯的一端装配弹簧8后与弹簧盒7弹性接触,另一端通过顶杆9与观察帽1接触,阀芯6与阀体4间设置有间隙,弹簧盒7上开设使油体流入油位观察器观察帽端的通孔。阀体内设置一内凸环形台,顶杆的一端与观察帽接触后内凹与该内凸环形台配合。阀芯的一端装配弹簧后与弹簧盒弹性挤压接触,另一端在观察帽取下时与内凸环形台的环形端面密闭切断油体通道,阀芯与内凸环形台的接触面端设置有环形密封圈5。阀体的外壁设置有一环形槽,槽内装配有油位观察器固定用密封圈3,密封圈的一侧阀体外壁上设置有固定用外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玮,未经潘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49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