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音响液晶显示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04994.4 | 申请日: | 200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82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伟光 |
主分类号: | G09F9/35 | 分类号: | G09F9/35;G09F27/00;H04R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5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音响 液晶显示器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响液晶显示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安装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音响装置的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液晶显示器以其纤巧轻薄、节约空间、低耗能低辐射等优势日渐成为显示器市场主流,但普通的液晶显示器输出音频时需要额外匹配外置音箱,外置音箱的机体、音频线、电源线等一堆东西大大占据了桌面空间,影响了液晶显示器的优势发挥。
现在有一些液晶显示器生产厂家给液晶显示器内置了音箱,在屏幕下方、两侧、背后或显示器底座内增添普通小音箱。但由于液晶显示器体积和功耗的限制,内置音箱发音单元只能做得很小,功率低,声音失真,音效不好,影响了用户的使用。而且内置的普通音箱还影响到了液晶显示器的外观设计,使液晶显示器显得累赘臃肿,改变了液晶显示器的实际外观。
因此,需要一种既完全不影响液晶显示器外观设计,又能直接实现理想音效输出的音响技术。
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音响完全改变了传统音响的发音模式,在携带音频信号的交变磁场作用下,通过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长度的伸缩应变,驱动与之接触的物体发声。由于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伸缩应变大、响应时间快、能量密度高(直径10mm的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能产生约200公斤的驱动力),因此可以在很小的空间体积内,实现保真度高,频带宽,无指向的大功率音效输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完全不改变液晶显示器外观设计的前提下,在液晶显示器上直接实现保真度高、大功率的音效输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液晶显示器支架或底座内部,隐藏安装内置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音响组件。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音响组件由驱动发声组件与功放组件两部分组成。驱动发声组件包括:稀土超磁致伸缩棒、螺线管激磁线圈、偏磁场磁体、导磁壳体、应力弹簧、T型驱动头、导磁壳体端盖和弹性橡胶垫。功放组件包括微型功放电路和电源电路,电源电路也可使用液晶显示器本身的电源电路。音频信号经功放组件放大后,输入驱动发声组件,驱动发声组件驱动与液晶显示器接触的平面介质发声。液晶显示器的自重作用到驱动发声组件上,对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施加压力,提高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的伸缩应变,保证驱动发声组件的良好驱动输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不改变液晶显示器外观体积的前提下,通过全部隐藏在支架或底座内部的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音响组件使得液晶显示器发声。输出声音保真度高,频带宽,无指向,且输出功率大。无须额外配置外部音箱,实现液晶显示器的音频直接输出,进一步提升液晶显示器节约空间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驱动发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在液晶显示器(1)支架或底座内部,隐藏安装内置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音响组件。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音响组件由驱动发声组件(2)与功放组件(3)组成。驱动发声组件(2)的基本结构包括:稀土超磁致伸缩棒(4)、螺线管激磁线圈(5)、偏磁场磁体(6)、导磁壳体(7)、应力弹簧(8)、T型驱动头(9)、导磁壳体端盖(10)和弹性橡胶垫(11)。功放组件(3)包括微型功放电路和电源电路。
在稀土超磁致伸缩棒(4)上均匀包裹超薄绝缘胶带,置于螺线管激磁线圈(5)内部,在稀土超磁致伸缩棒(4)两端分别粘上偏磁场磁体(6),放入导磁壳体(7)中,在T型驱动头(9)与导磁壳体端盖(10)之间加装应力弹簧(8),在T型驱动头(9)底部和导磁壳体(7)外缘端面上粘贴弹性橡胶垫(11)。最后将组装好的驱动发声组件置入液晶显示器(1)支架或底座内部,让液晶显示器(1)的自重通过导磁壳体(7)外缘端面或上端面的橡胶垫(11)作用到导磁壳体(7)上,继而通过应力弹簧(8)、拧紧的壳体端盖(10)等作用到壳体内部的稀土超磁致伸缩棒(4)上。因为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具有压应力作用下的“jump效应”,伸缩应变会在压应力作用下显著增加,引起T型驱动头(9)的振动功率增加,同时液晶显示器的自重还抑制了T型驱动头(9)的振动反弹,保证了驱动发声组件(2)的良好驱动输出。
功放组件(3)的微型功放电路和电源电路可以置于液晶显示器(1)支架或底座或壳体内部,也可以集成在液晶显示器(1)电路板上。
工作时,经功放组件(3)放大后的声音信号施加于驱动发声组件(2)的螺线管激磁线圈(5)上,稀土超磁致伸缩棒(4)在交变的磁场作用下,长度发生伸缩变化将电能转换成具有音频频率的机械振动,通过偏磁场磁体(6)、T型驱动头(9)推动与之接触的平面介质振动,实现音频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伟光,未经李伟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49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