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行驶安全警示灯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05002.X | 申请日: | 200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24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领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金领 |
主分类号: | B62J6/00 | 分类号: | B62J6/00;F21L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滑春生 |
地址: | 061029***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行驶 安全 警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行驶安全警示灯,主要用于在晚上或夜间骑自行车时安装在自行车上作警示,防止与机动车或其他车辆相撞。
背景技术
在城市郊区或乡镇的公路上路灯光线较暗,或者就没有路灯,在晚上或夜间骑自行车时(如学生上学放学,上下班等),由于自行车上没有警示灯,当遇到机动车时非常危险,甚至发生交通事故,酿成悲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自行车行驶安全警示灯,以防止在光线较暗的公路上骑自行车时发生交通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外壳、发光二极管、电池、限流电阻和开关,一个开关和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分别安装在外壳的对应口内,电池安装在外壳内的电池夹上,所述的电池、发光二极管、限流电阻和开关相互串联;在所述的外壳上设有用于与自行车连接的连接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以方便地安装在自行车的前叉、后架或挡泥板上,打开开关即可发出明亮的光线和/或声音,具有明显的警示作用,机动车或其他车辆很远就可以看到,提前采取避让措施,防止相撞的事故发生,给骑车人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可以固定在自行车上,也可在需要时临时安装在自行车上或骑车人的衣帽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左视图;
图5是图1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右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8,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包括外壳1、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2、电池3、限流电阻R和开关6,发光二极管2和开关6分别密封安装在外壳1的对应口内,电池3安装在外壳1内的电池夹上,所述的电池3、发光二极管2、限流电阻R和开关6相互串联。当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发光二极管2时,发光二极管2可以根据电池的电压的高低采取串联、并联或混合连接,限流电阻R连接在主回路即可。在所述的外壳1上设有用于与自行车连接的连接机构。
外壳1可由两部分对扣组装而成,采用透明或不透明的塑料制成。外壳1(两部分扣合接缝)以及安装在该外壳1上的各个部件均为防水密封连接结构,各个接缝处采用密封连接(如密封圈、密封垫或粘结、密封插接),以便在雨雪天气都能使用。
参见图1,该实施例有一个发光二极管2设在所述的外壳1顶端,电池3采用一节或多于一节干电池(或可充电电池)。连接机构为设在外壳1底面上端的弹性挂钩4(或卡钩、弹簧夹子等),还可在外壳1底面镶嵌至少一块高磁性磁铁(如钕铁硼)5,也可只采用磁铁5。
参见图2,该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所述的发光二极管2外装有透明外罩8。
还可在所述的外壳1的顶端装有反光碗7,所述的发光二极管2安装在该反光碗7的中部。
参见图3~图5,该实施例的外壳1的底面设有与所述的自行车挡泥板吻合的凹面14,所述的连接机构为镶嵌在该凹面14表面的至少一块高磁性磁铁9。还可在凹面14的两边设有长孔15,其内穿过连接带16,用于与不能被磁铁吸附的挡泥板的连接,
参见图6和图7,该实施例的外壳1为笔形结构,所述的电池3采用纽扣电池,发光二极管2设在所述的外壳1的一端,在其外壳1上设有弹性挂钩4(或弹簧夹子)。这种结构的外形尺寸较小,适用于夹在自行车(如车把或后架)上或骑车人的衣帽上,携带和使用都很方便。发光二极管2可以装于外壳1的前端外,也可装于外壳1的前端内,该外壳1的全部或前部(虚线部分)为透明。
参见图8,该实施例的连接机构包括立杆11和用于与自行车的后架或前叉固定的卡座12,该立杆11的上端与所述的外壳1的底端中部的连接座(如螺母)连接,该立杆11的下端与卡座12连接。卡座12可以是与自行车后架或前叉连接的卡钩。一个或多个发光二极管2分别安装在外壳1的顶端和/或侧面。使用时将卡座12卡接在自行车后架或前叉上,并使立杆11顶端的外壳1高于骑车人的头顶,可以对前后周围都具有警示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2采用高亮度的连续发光或闪烁发光的单色或多色的LED(现有的各种单体LED),也可采用现有的带有反光碗或不带反光碗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金领,未经李金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50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