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油滤清器中的燃油加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05268.4 | 申请日: | 200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81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闫颖洲;康红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岳剑波 |
主分类号: | F02M31/125 | 分类号: | F02M31/125;F02M3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长龙 |
地址: | 450000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油 滤清 中的 加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燃油滤清器中的燃油加热器。
背景技术
为使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达到欧III标准,对发动机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改造,诸如:电控燃油喷射技术,节流阀进气调节技术,排气再循环技术,增压压力调节技术,四气门技术,氧化催化转换技术,新型微粒滤清器技术等,使发动机尾气污染物的排放控制指标有了很大降低,尾气净化有了飞跃式提高,其中电控燃油喷射技术是保证发动机燃油充分燃烧完全,降低尾气中一氧化碳和氧化氮含量的关键。然而,由于燃油品质还存在质量问题,且在燃油过滤前没有加热,一则造成电控燃油喷射器喷嘴出现故障,不得不定期清理维护,二则导致尾气中污染物含量指标偏高;因此尾气排放标准无法达到欧III标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燃油滤清器中的燃油加热器,以解决上述在燃油过滤前没有加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油滤清器中的燃油加热器,包括:
安装在塑料外壳中的电极插针,电极插针一端连接温度控制开关,另一端连接两个电极散热片,两个电极散热片之间卡持发热片;两个电极散热片与塑料外壳卡持连接,一个电极散热片与固定在塑料外壳上的压板之间通过弹簧压紧。
优选的,电极散热片与塑料外壳卡持连接为:
电极散热片上的四对圆弧孔槽固定在外壳内的四个圆弧状限位挡边内。
优选的,压板通过铆钉固定连接在塑料外壳上。
优选的,发热片为PTC发热片。
该装置可将精细燃油滤清器中燃油进行加热,弹簧可将发热片和电极散热片压紧,实现良好散热;发热片在“干烧”情况下,发热元件表面能自恒温,能自身实现过热保护,安全可靠,无易燃易烧隐患。通过对燃油滤清器的燃油在过滤前加热,可防止电控燃油喷射器喷嘴出现故障,降低尾气中污染物偏高含量。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中的装置,下面给出优选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
在该实施例的装置中,包括:相互卡持连接的电极散热片3和PTC发热片2,发热片2圆周均匀分布卡持在两个电极散热片3之间,两个电极散热片3上的四对圆弧孔槽固定在外壳1内的四个圆弧状限位档边内;电极散热片3与电极插针7电路连接,压板5通过铆钉6和外壳1锚固在一起,并通过安装在压板5和电极散热片3之间的弹簧4,压紧电极散热片3和PTC发热片2,确保电极散热片与发热片之间紧密接触,在通电后正常发热。
该装置的电极7连接安装在精细燃油滤清器入口处的温控开关,该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当精细燃油滤清器入口处安装的温度开关测得燃油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例如2度,电极插针7被接通电源,电压通过电极插针7、及夹在发热片2上的两个电极散热片3的电路,发热片2采用正温度系数的PTC发热元件,通电后产生的热量被流动的燃油吸收并带走,从而起到加热燃油的作用。由于燃油不导电,故而不存在电流短路问题。在寒冷季节启动发动机前,燃油滤清器内燃油静止不流动,燃油温度开关接通电加热器,由于PTC发热片2自恒温特性,当油液温度升高至发热片自恒定温度时(假设温控开关不动作失灵),油液温度不再升高而维持在某一恒定点,如60度,因此,发热片2本身也起到一个过热安全保护的作用,从根本上消除了安全隐患。当夏季油温较高时,进入滤清器入口处燃油温度较高,例如25度,温度开关上限温度动作点断开,电加热器电源处于断开状态,不加热燃油。
该装置可将精细燃油滤清器中燃油进行加热,弹簧4可将发热片2和电极散热片3压紧,实现良好散热;发热片2在“干烧”情况下,发热元件表面能自恒温温度,能自身实现过热保护,安全可靠,无易燃易烧隐患。通过对燃油滤清器的燃油在过滤前加热,可防止电控燃油喷射器喷嘴出现故障,降低尾气中污染物偏高含量。
对于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中所阐述的装置,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岳剑波,未经岳剑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52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