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前臂腕关节骨折牵引复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05324.4 | 申请日: | 2008-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26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涛;张翀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文涛;张翀 |
主分类号: | A61F5/04 | 分类号: | A61F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峚璇;石长山 |
地址: | 518040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臂 腕关节 骨折 牵引 复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前臂和前臂远端以及腕关节骨折的自动牵引复位仪器。
背景技术
目前腕关节骨折的治疗方法,大都采用以手法牵引复位小夹板或石膏托固定为主。腕(手腕子)关节骨折是骨科最常见的骨折,美国的《Osteoporosis International》杂志2007年的一篇文章中报告158,940名绝经以后的妇女中有8,665名发生了腕关节骨折,发生率为1.83%。按照这个比例推算,我国每年有200万左右的老年人发生腕关节骨折。
但是,医生的手法、患者前臂的力量等因素都严重影响牵拉复位的效果,如果复位时固定发生错位、或者牵引不到位,骨折部位便易长成畸形,造成其功能恢复不正常,影响工作、生活自理困难。国内文章报告223例Colle骨折——最常见的是一种手腕子关节骨折。后腕关节畸形与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5.4%。说明目前常用的腕关节骨折的治疗方法存在明显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上述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前臂腕关节骨折牵引复位装置,用于治疗腕关节附近的骨折准确固定复位,含有前臂中远端骨折、腕关节范围内的骨折的牵引复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除手动牵引复位外,还可做机械化和电脑程序控制两种自动牵引,用以治疗前臂和前臂远端以及腕关节骨折的牵引复位,提高骨折复位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例方式完成的:一种前臂腕关节骨折牵引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本牵引装置包含有底座1、升降机构2、锁定螺丝3、肘关节托4、顶丝5、前臂伸缩杆6、腕关节托7、止动水平旋转联轴节8、止动垂直转动联轴节9,牵拉杆10、拉力计11、滚花螺帽12、螺纹拉力杆13,自动锁紧牵引带14;其中,底座1上的升降机构2是由支承套内配装支撑柱构成,支撑柱在支承套内可作上下移动,且由锁定螺丝3通过支承套上的螺纹孔,顶在支撑柱的柱面凹槽中作固定;同样前臂伸缩杆6配装在肘关节托4连体的固定套内,并以顶丝5通过固定套的螺纹孔压定在前臂伸缩杆6上定位;在前臂伸缩杆6的近外端部,连接着腕关节托7,并在外端处制有阶梯平面台,在平面台上制有螺纹孔,用带有螺纹的柱销配装螺纹后,光柱部分则穿过平头横连杆上的光孔,而柱销另端螺纹配装垫圈和蝶型螺帽紧固止动,或拧动蝶型螺帽两翼放松,便可使横连杆水平旋转,构成止动水平旋转联轴节8,止动水平旋转联轴节8连结横连杆,横连杆另端连接止动垂直转动牵拉杆10。以同样方式作连接固定结构,横连杆另端制有带止退台、光柱段的螺纹杆,光柱部分穿过牵拉杆10上的光孔,螺纹杆部分则以垫圈和蝶型螺帽,对牵拉杆10作紧固止动或松动,构成止动垂直转动联轴节9,松动蝶型螺帽时,牵拉杆10上的光孔可以绕横连杆的光柱作上下垂直转动。在牵拉杆10的后端设置有带有螺纹孔的自动测式拉力架,其上安装着螺纹拉力杆13,拉力架上部内侧、面对腕关节托7一侧的螺纹拉力杆13上,装有自动锁紧牵引带14所连结的拉力计11,而拉力架外侧的螺纹拉力杆13上,配合安装有与拉力架构成锁紧的滚花螺帽12。另外,可将升降机构制作成内光孔且带键槽的支承套,与其配置的支撑柱上制有螺纹、键槽,支撑柱上装着与之螺纹配合的两个滚花螺母,在支承套和支撑柱上的键槽内固定配合镶嵌条键(15),在支承套内的上端安装有止退环,用以防止支撑套的键条脱出;两个滚花螺母配合支撑柱可自锁,参与支撑柱上下升降和定位固定。自动锁紧牵引带14是采用X光可以穿过的材料。本实用新型可以手动操作外,可用微电脑和电动马达机动操作,在牵拉杆10的后端之滚花螺帽12、螺纹拉力杆13,改作机电齿轮/棘轮传递机构,制作成机械化和显示器、电脑程序控制两种自动牵引,完成骨折的牵引复位。为适用于前臂高低位置的摆放准确无误,还可采用X线可穿透的材料所制成自动锁紧牵引带14,上肢的牵拉是通过X线可观察骨折状况、确认治疗腕关节骨折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和已有技术相比较的优点是:改变现有的腕关节骨折手法牵引复位的原始状态,成为可以精密手动调定位固定;①、牵引装置可以维持牵引位置的稳定,医生的双手不再忙于牵拉了,便于医生在牵引治疗过程中,随时可以给患者透视或拍片,了解定位准确性、保障治疗效果。②、由牵引仪器进行牵引和复位,医生就可以全力进行手法整复,提高了复位的效果。③、在牵引仪器维持骨折复位位置的同时,可以进行内固定或外固定,避免医生松手进行固定而使骨折两端再次错位,保证了牵引治疗的效果。④、可以采用机械牵引和电脑程序牵引自动,牵引力不会疲劳失效,牵引力大小精确,牵引速度均匀可控,达到提高牵引治疗效果和复位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文涛;张翀,未经张文涛;张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53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