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冲洗管道式净水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05399.2 | 申请日: | 200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837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位再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位再冉 |
主分类号: | E03C1/02 | 分类号: | E03C1/02;C02F9/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1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冲洗 管道 净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新型涉及一种自来水的终端净水器,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全自动冲洗管道式自来水终端净水器。
技术背景
“饮用水卫生安全已经关系到民族的生存和健康”。这是2000年6月29日至30日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举办的“饮用水与健康——现状、问题、原因及对策专题研讨会”上专家们的一致呼声。
目前,我国自来水工业工艺陈旧,对于已被严重污染的水体处理能力有限,一些有害物还不能去除;又由于自来水要经过漫长的管道输送到千家万户,管道的二次污染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自来水的卫生标准难以保证。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饮水与用水合二为一,经专家考察分析指出:在城镇自来水使用中,98%左右是生活用水和其它用水,直接饮用的水仅占2%,为了满足2%的需求而提升水厂100%的水质显然是极大的浪费。所以分质供水是必要的。
目前,国内分质供水主要是在城市居民小区建净水屋。用优质管道将净水送到住户。这种统一式管道分质供水有两大弊端难以解决:一是水价高。每升净水0.30元,一吨净水300元,百姓难于接受;二是净水水质难以保证。用管道供应净水,时间一长,管道沉淀的积垢肯定要污染净水,而且,管道的积垢很难清除,彻底清除更难,同时,不用净水家庭的支管道和停用48小时以上家庭的支管道中的死水,要污染主管道中的净水。
分质供水的最好的办法是在自来水终端解决,用净水器直接提供净水,这样,没有再污染,随用随放,水质新鲜,而且投资少,是老百姓能够接受的切实可行的办法。
在自来水终端提供分质供水的净水器应该是:
(1)结构简单、施工性要好;(2)全自动冲洗,使用性要好;(3)净水产量大,能够全方位满足饮水和生活用水的需求,使人体受水危害的口、鼻、皮肤三条途径都得到保护,保障性要好;(4)使用物理净化技术,不使用杀菌、消毒化学药品,水质符合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CJ94《饮用净水标准》要求,安全性要好;(5)成本低,价格便宜,经久耐用,适用广泛,推广性要好;(6)在去除水中污染有害物质的同时,还要解决水污染物造成的水分子团变大对人体的危害问题,水危害解决的要好。(大分子团水对人体的危害不亚于水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从而达到终端净水器安好后,不用再去管它,尽管用洁净、磁化的小分子团、弱碱性好水。这就是本新型的创新发明。
发明内容
本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冲洗管道式净水器。该净水器安装在自来水终端,能够深度过滤自来水,实现分质供水。其结构简单,净水水质稳定,价格低廉,自动冲洗,有磁化功能,适用范围广。
本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全自动冲洗管道式净水器,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有:一圆筒型管体,该管体内径的中间部位设置有隔板,该隔板中间设有通孔,该管体的两端分别螺接有管盖;在管体内部隔板两侧有精、超过滤芯构件,在两端管盖外侧有自来水进水口和超滤芯排污口。
所述圆筒型管体与管盖的螺接端面设有密封圈。
所述管体内部隔板两侧的过滤芯构件是位于管体隔板前端的精过滤芯构件和隔板后端的超过滤芯构件。
所述圆筒型管体,在设置精过滤芯构件的管体外壁上有精过滤芯排污口,在设置超过滤芯的管体外壁上有过滤水出水口。
所述精过滤芯构件为可拆卸式,包括:在隔板中间通孔里螺接设置的中间为通孔的盆状结构的精滤芯座,该精滤芯座的另一端中间部位设有网格,其外缘周边与炭筒卡合,精滤芯座周边和炭筒盖周边设有呈内外套合,中间有空隙的两个圆筒状构件——炭筒和熔喷纤维筒,所述炭筒与炭筒盖之间设有通孔。
所述炭筒里分层放置有活性炭纤维过滤材料,专用颗粒活性炭过滤材料和KDF氧化抑菌材料。
所述KDF氧化抑菌材料是一种原子化高纯度的铜锌合金颗粒,呈金黄色。在水中具有原电池效应,可有效地转移电子,进行氧化还原过程,与活性炭组合去除水是余氯及其氯化有机物、重金属,抑制细菌生长,延长活性炭使用周期。
所述熔喷纤维筒,其渗透微孔直径为5μm。
所述超过滤芯构件,包括:圆筒型固膜筒,中空毛细管内压超滤膜和胶圈。中空毛细管内压超滤膜设置在固膜筒内。胶圈设置在固膜筒两端外侧,密封固膜筒与管体内壁和固膜筒与管盖内壁。
所述中空毛细管超滤膜的渗透微孔直径为0.01μm。自来水进入中空毛细管内压超滤膜内腔中,在水压作用下,水分子和水中对人体有益的天然矿物质、微量元素从毛细管内腔管壁渗出,而大于0.01μm的细菌、病毒、有机物、胶体、微粒等物质被截留在毛细管的内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位再冉,未经位再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53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