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滑板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05563.X | 申请日: | 2008-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766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胡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伟 |
主分类号: | A63C17/01 | 分类号: | A63C17/01;A63C17/02;A63C17/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201浙江省武***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滑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板,特别是一种适用于旱地表面滑行的滑板。
背景技术:
滑板运动是年轻人非常喜爱的一项运动,现有的滑板一般由一块踏板和安装在踏板下表面的前、后滑轮构成,滑行者踩在踏板上,配合滑轮的滚动和转向,使滑板滑行或转向。由于现有滑板前、后滑轮的转动方向是固定的,所以滑行时转动不灵活,不能完成小半径转动,而且动作单调,缺乏趣味性,滑行速度也不快。此外,现有滑板由于只设计有前、后两个滑轮,因此整体的平衡性不好,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或技术欠缺者来说,拐弯时容易摔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转动灵活、动作多样、滑行快速、平衡性好、滑行安全的新型滑板。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滑板,包括踏板,踏板上表面安装有脚箍,下表面固定有前、后轮座,所述前、后轮座上分别安装有前、后万向轮和前、后辅助轮,前、后万向轮的下端面低于前、后辅助轮,所述前、后万向轮的支架部分与前、后轮座转动连接,支架部分的上端还分别设计有一腰形块,所述前、后轮座内均设有一U形弹簧,该U形弹簧的一端端臂固定,另一端端臂可自由活动且其上成型有一凸起,该凸起与所述腰形块其中一长边表面面接触。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附属技术特征:
所述前、后万向轮处于同一垂线上,所述前、后辅助轮具有四个,并分别位于前、后万向轮的外侧。
所述凸起呈山脊形状。
所述脚箍通过一位置调整板安装在踏板上表面,该位置调整板包括一平板和一立板,所述平板上开有左、右两段对称的弧形槽,弧形槽内置有与踏板连接的紧固螺钉,所述立板上沿高度方向设有多组螺孔,所述脚箍通过螺钉安装在其中一组螺孔内。
所述前、后万向轮的支架部分借助轴承与前、后轮座转动连接。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滑板,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将前、后滑轮设计成可在一定角度范围内任意转动的万向轮结构,一方面可以使滑板的运动速度变得更快,另一方面通过身子与脚的配合扭动,能够实现原地转动、平移、前进、后退及各种复杂的曲线运动,使转动变得更加灵活,运动方式多样化。此外,滑板下端附带的前、后辅助轮,又可以在滑板转向时起到平衡的作用,使滑行者特别是初学者和技术欠缺者不容易摔交,提高滑行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
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所述滑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按照本实用新型所述滑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按照本实用新型所述滑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后轮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前轮座与其机构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4所示,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滑板车,包括踏板1,踏板1上表面安装有脚箍2,下表面固定有前、后轮座3、4,前、后轮座3、4上分别安装有前、后万向轮5、6和前、后辅助轮7、8,前、后万向轮5、6的下端面低于前、后辅助轮7、8,因此滑板的滑行主要是通过前、后万向轮5、6来带动的,前、后辅助轮7、8只在滑板转向时与地面接触,起平衡作用。所述前、后万向轮7、8的支架部分81借助轴承82与前、后轮座3、4转动连接,支架部分81的上端还分别设计有一腰形块83,所述前、后轮座3、4内均设有一U形弹簧41,该U形弹簧41的一端端臂通过螺钉10固定,另一端端臂可自由活动且其上成型有一山脊状凸起411,该凸起411与所述腰形块83其中一长边831表面面接触,以限制前、后万向轮7、8只能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转动,避免了因360度转动所带来的滑行不稳、滑板不易控制等现象,保障了滑行时的安全性。此外,由于前、后万向轮7、8可在一定角度范围内任意转动,因而一方面可以使滑板的运动速度变得更快,另一方面通过身子与脚的配合扭动,能够实现原地转动、平移、前进、后退及各种复杂的曲线运动,使转动变得更加灵活,运动方式多样化。
所述前、后万向轮5、6处于同一垂线上,所述前、后辅助轮7、8具有四个,并分别位于前、后万向轮5、6的外侧。该结构布置十分合理,有助于提高滑板的滑行速度和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伟,未经胡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55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