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充电池使用状态预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05699.0 | 申请日: | 2008-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06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许佑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德电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M10/44;G01R3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雪静;逯长明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充电 使用 状态 预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车辆充电池使用状态预警装置,特别是一种对于电池进行充电放电的电压侦测监控,以对电池使用状态进行管理的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模块将随着使用的时间、充放电次数多寡、环境变化差异或者原有制造瑕疵等多因素导致效率衰退,电池模块或单体充电池的衰减、损坏均有其严重性,会影响电池效能和寿命,因此供电系统检测以及维持电池模块于最佳状态对于电动装置是相当重要的一环。
目前相关的充电电池使用状态预警装置可参阅中国台湾专利第I261677号《电池管理方法及装置》,其是利用来自电池的放电电流及检测前述电池的充电电流,从前述充电电流检测步骤的检测结果算出充电电流,依据在前述放电电流算出步骤所算出的放电电流算出值与在前述充电电流算出步骤所算出的充电电流算出值进行电池管理。然,因充、放电电流为动态变化,车辆行驶状态(即负载大小)、环境(即温度)、电池内阻变化或负载的电功率效应等,造成放电电流算出及检测具有相当比率误差,以致会有误动作、不准确状况,并且如此复杂结构及运算,精密度虽高但容易损坏,成本花费高也在所难免。
另可参阅中国台湾专利第I280397号《电子装置的电池自动测试系统及方法》,该电子装置利用程控充、放电控制器在充放电时进入一预设测试区,开始进行充电或放电的测试,以取得该可充电电池的电池状态。前述程序是独立于充电池以外的一检测维修工作站,可以检测或排除充电池的故障,但并非整合于充电池本体上或整合为一,缺乏实时通报的功效及效率。
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M312113号与I280397相近似,利用外界检测装置透过方波产生电路的波形高度和时间判断充电电池状况,但,其缺失和I280397号相同,需透过一外界的检测装置作判断,但除无法及时检测外,也无即时通报和管理功能。
本创作人遂根据对于电池模块的维护缺失进行研究,藉解决上述应用面的缺失持续研究加以改良,完成本实用新型的开发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对电池模块进行侦测监控的预警装置,可针对电池在充电及放电过程中侦测电压是否超出预设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该可针对电池充电电压/放电电压实时侦测的随机取样电路、藉以监测电池在充、放电的过程中的电压值范围,其与电池结合为一,使检测误差比率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可提供阶段式警示范围,如设置两阶段过电压设定值,第一阶段透过第一种警示。第二阶段透过另一种警示,并且预设定不同警示的下一步处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为,提供一种车辆充电池使用状态预警装置,藉以监测电池在充电、放电的过程的电压值范围;该预警装置与至少一电池电性相接,并具有一组电源端,该电源端可供分别与至少一充电器及一负载配线相接,其中更包括:一取样电路,具有一可对负载进行过放侦测的第一侦测端,以及一可对充电器进行过充侦测的第二侦测端,透过第一侦测端以及第二侦测端对于电池充电电压/放电电压实时侦测,藉以监测电池的电压值范围;一警示单元,接受第一侦测端以及第二侦测端的一信号而启动;藉上述的组成,透过充电、放电时侦测对应的电压数值,对电池进行充电、放电的电压侦测监控,对电池状态进行管理。
本预警装置还包括一储存标准电压的记忆单元,该记忆单元并可储存由第一侦测端以及第二侦测端所侦测的数据。
本预警装置并可在充、放电的过程中,依照分阶段式电压预先设定值的设定,透过灯号或蜂鸣器作为提示告警功能,使各阶段具有不同的灯号及蜂鸣器设定值,易于使用者可以判断状态。另外,提供一组连接端口与一外接电子设备搭配,可进行读取、判断故障电池的缺失,作为检修更换的参考讯息。
如上所述,本装置与电池是整合并共构于同一平台,具有实时通报以及提升效率的优点,特别是应用于车辆上的电池系统。
以下将配合图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下述所列举的实施例仅用以阐明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当可做些许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装置与电池结合的较佳实施例立体图;
图3为图2的另一等角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运用单元的连结方块图;
图5为本装置与电池结合的变化较佳实施例立体图;以及
图6为图5的另一等角视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德电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德电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56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