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触摸式红外感应龙头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05723.0 | 申请日: | 2008-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28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吴端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端龙 |
主分类号: | F16K31/06 | 分类号: | F16K31/06;H03K17/968;F16K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长龙 |
地址: | 362000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摸式 红外 感应 龙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摸式红外感应龙头。
背景技术
现有的红外感应式龙头单独采用红外感应探头,来检测人体位置进而控制水流的开关,由于红外感应很难做到精确调距,而且易受干扰,且调距方式也受到限制,一般是在加电时自动调距,这样如果当时受到干扰或有障碍物就会产生设定错误妨碍龙头的正常使用。现有的手动调距一般采用机械式开关,反复的调节会产生机械损耗且不易实现防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缺点,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控制方便、能够实双重开关控制的触摸式红外感应龙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触摸式红外感应龙头,包括连接有水管的龙头体,所述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龙头体上设置有红外感应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龙头体上还设置有触摸开关,所述电磁阀、红外感应探头和触摸开关分别与一控制电路相连,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一个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分别通过触摸控制单元与所述触摸开关相连接、通过红外收发控制单元与所述红外感应探头相连接、通过电磁阀控制单元与所述电磁阀相连接。
所述电磁阀可为脉冲式电磁阀。
所述电磁阀控制单元可包括两路结构相同的脉冲输入回路,其中一路的控制输入端与所述电磁阀的一端相连,同时经过所述逻辑非门与所述电磁阀的另一端相连。
所述触摸开关可设置在红外感应探头的上部,并密封在所述红外感应探头壳体的下面。
所述控制电路还可连接有电源单元,所述电源单元包括电池或/和交直流转换电路。
本实用新型中,由于轻轻点触探头上触摸开关的位置就可起到开关控制的作用,工作十分方便,还可以利用所述触摸开关向所述微控制器发出信号控制调距,达到用户的最方便的使用距离,因此,本实用新型既可以采用红外感应的方式开关龙头,又可以利用触摸的方式开关,还可以实现红外感应和触摸的配合控制。当开水后没有接收到触摸关闭,利用所述微控制器在一个设定的时间后控制所述电磁阀控制单元关闭电磁阀,防止水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控制电路的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电磁阀控制单元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中所示,本实用新型由龙头体1、红外感应探头2、触摸开关3、控制盒4及水管5组成,所述水管5和龙头体1相连且固定在台面6上,所述而控制盒4中有电磁阀41和控制电路42。
所述控制电路42如图2中所示,包括一个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分别通过触摸控制单元与所述安装在龙头体1上的触摸开关3相连接、通过红外收发控制单元与所述红外感应探头2相连接、通过电磁阀控制单元与所述电磁阀相连接。所述控制电路还连接有电源单元,所述电源单元可以采用电池直流供电,或采用交直流转换电路,将输入的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后供电、或者采用交直流共同实现供电,为控制电路和电磁阀等提供工作电能。
本实用新型中的触摸开关3和红外感应探头2在龙头体上,当短暂的触摸所述触摸开关3时,触摸信号经过所述触摸控制单元处理后发送给所述微控制器,由所述微控制器控制向所述电磁阀控制单元发出信号,驱动所述电磁阀动作,所述实现开水和关水控制;当长按所述触摸开关3时进入自动调距状态,微控制器可以通过所述红外收发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红外感应探头2上的灯闪烁,提示使用者,调距结束后,就可以在红外感应探头2的感应范围内实现感应控制水流的开关控制。所述触摸开关3可以在红外感应探头2的上部,并密封在探头2壳体的下面,避免了了机械按键容易老化,防水困难,容易损坏等弊端。
由于所述触摸开关3密封在所述龙头的外表面,不与外界接触,可以做到很好的防水,防潮,只要轻轻点触探头上触摸开关的位置就可起到开关控制的作用,工作方便,还可以利用它控制调距,达到用户的最方便的使用距离,红外感应探头2可以采用先进的门限控制技术,防止干扰,避免了误出水。当开水后没有接收到触摸关闭,所述微控制器将在一个设定的时间后控制所述电磁阀控制单元关闭电磁阀,防止水资源的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端龙,未经吴端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57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