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拉绳罗马帘收合连杆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05910.9 | 申请日: | 2008-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782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梁文颖;许盛瀛;粘武忠;黃建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庆丰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H5/00 | 分类号: | A47H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鸣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绳 罗马 帘收合 连杆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拉绳式罗马帘,特别是指无拉绳罗马帘收合连杆结构,该结构可以达成其收合功能,且以缩减其包装材积为目的。
背景技术
现今工商发达且各国间贸易频繁,石油价格日益高涨,莫不牵动着民生物资,故产业界已很注意其每单位的运输成本,然而降低其运输成本的最主要方式就是求得货物的最大装柜量,使货物在市场上保有较佳的价格优势,也能提升人类的生活水平。
无拉绳罗马帘普遍被人们当作室内装饰使用,以提升居住的质量,一般常见的无拉绳罗马帘的已知收合结构3于其帘体31的下方设有一握把311或其固定式连杆312结构,来提供方便收合以调节室内光线为目的,该握把311与该固定式连杆312均设于帘体31的下方,如图7、8所示,其中固定式连杆312结构为数支横杆313及竖杆314彼此固接于帘体31内部。
该已知收合结构所制成的无拉绳罗马帘,当其被制造完成而欲包装时,其占用空间的材积较大,也需较大面积的纸材,同时其在货柜内所占用的单位体积也很大,而无法求得较多的货物装柜量,实在无法满足产业界降低制造成本、及环保等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材积小的无拉绳罗马帘收合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组合的无拉绳罗马帘收合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横连杆不等距平行的制造误差的无拉绳罗马帘收合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拉绳罗马帘收合连杆结构,装设于帘体的下方,且包含数支横连杆及竖连杆,且各该横连杆的二端各设有一嵌合座,及各该竖连杆的二端各设有一嵌合件,通过该嵌合件与该嵌合座彼此卡合而将该横连杆及该竖连杆予以连结且使其各杆间固定,来达成无拉绳罗马帘的收合功能。该帘体的下方设有数个容室予以套入该横连杆;该嵌合座设有数个片体,且该片体设有一卡固槽,该卡固槽为一圆孔,同时该圆孔设有一锥状入口;该嵌合件为圆柱形,并在其周围设有数个环沟。
通过以上说明得知,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确实可以达到如下的功效:
1、本实用新型的帘体下方位置,由数支横连杆及竖连杆卡合组设在一起时,形成一种各连杆间彼此无自由度的收合结构,此时可让手握拿以操控无拉绳罗马帘收合来调节室内的光线,同时各横连杆及竖连杆也容易组装及拆卸,当已卸除各连杆时,其各连杆与该帘体彼此可卷起来,如此便能缩减其包装材积,以求得最大装柜量。
2、本实用新型数支横连杆及竖连杆卡合组设运用嵌合座及嵌合件,特别是嵌合座上的片体的卡固槽具有一锥状入口,同时与该卡固槽对应配合的嵌合件其设有环沟,该环沟容易从锥状入口卡入于卡固槽而将横连杆及竖连杆连结稳固,同时稍加施反力,也很容易将该环沟脱离于该卡固槽,故使本实用新型整体而言容易组装及拆卸。
3、由于竖连杆的嵌合件上的数个环沟为等距,故与该环沟对应的嵌合座上数个片体也是等距,倘若该帘体上的横连杆间的距离不相同,即不平行而有少量的误差,此时该嵌合件的环沟与该嵌合座彼此卡合位置会与其它竖连杆上的不同,彼此可以用差一格环沟的方式来克服其横连杆上制造时不等距离的误差,以减少竖连杆的嵌合件不能嵌入于嵌合座的情形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俯视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收合状态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横连杆彼此歪斜不平行的示意图。
图7为握把式已知结构图。
图8为固定连杆式已知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帘体 11-横连杆 12-容室
13-嵌合座 131-片体 132-卡固槽
1321-圆孔 1322-锥状入口 2-竖连杆
21-嵌合件 211-环沟 3-已知收合结构
31-帘体 311-握把 312-固定式连杆
313-横杆 314-竖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庆丰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庆丰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59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永磁磁力锁
- 下一篇:室内摩托艇模拟运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