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膜式高温自动断电电阻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05963.0 | 申请日: | 2008-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70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郭幸世 | 申请(专利权)人: | 幸亚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7/00 | 分类号: | H01C7/00;H01C1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钱凯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膜式 高温 自动 断电 电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阻,尤其涉及一种多膜式高温自动断电电阻,该多膜式高温自动断电电阻可与电子元件连接,在电子元件温度过高烧毁前便令电子元件断电,达到保护电子元件的功效。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内部电路板上具有电容、电子等元件。当电子产品长时间通电运作时,电路板因电流通过所产生的高温可能会令电容或是电阻等电子元件爆炸烧毁,更严重者则波及电路板上的其它电子元件。
然而,目前并没有理想的防止电子元件过度升温的机制。
故本创作人根据传统电容或电阻等电子元件烧毁时波及其它电子元件的缺点,改良其不足与缺点,进而研制出一种多膜式高温自动断电电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多膜式高温自动断电电阻,当与该多膜式高温自动断电电阻连接的邻近电容或电阻等电子元件的温度升高时,断电电阻可转变为几乎绝缘的状态以令邻近的电子元件断电,避免电子元件温度持续升高而烧毁。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膜式高温自动断电电阻,其特征在于,包括:二端盖,是以金属制造而分别设置在断电电阻两端上;数个包覆膜,是以金属制造,设置在陶瓷棒上而介于两端盖之间,该等包覆膜具有不同的熔点与电阻值。
前述的多膜式高温自动断电电阻,其中该等包覆膜是以同心圆方式呈内外相套设的配置状态,较外侧的包覆膜的熔点与电阻值均低于较内侧的包覆膜熔点与电阻值。
前述的多膜式高温自动断电电阻,其中该等包覆膜为一内部包覆膜与一环绕在内部包覆膜外侧的外部包覆膜,内部包覆膜是以镍制造,外部包覆膜以锡制造。
前述的多膜式高温自动断电电阻,其中该等包覆膜是交替相间排列围绕于陶瓷棒周围。
借由上述技术手段,多膜式高温自动断电电阻在平时可起导电作用,并与相邻的电阻或是电容等电子元件相连接,一旦电子元件与断电电阻温度异常升高,外部具低熔点低电阻值的包覆膜熔融断开,使得多膜式高温自动断电电阻电阻值大幅升高令电子元件断电,以避免电子元件温度持续升高而爆炸的问题,因此多膜式高温自动断电电阻提供一极佳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侧面局部剖视实施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放大侧面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操作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端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防爆外壳 30电子元件
31接脚 40断电电阻
41、42包覆膜 42a金属流体
43端盖 45陶瓷棒
50防爆填充材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多膜式高温自动断电电阻40第一实施例具有一陶瓷棒45、二端盖43及数个包覆膜41、42。
该等端盖43是由金属制造,分别设置在陶瓷棒45两端。
该等包覆膜41、42设置在陶瓷棒45上而介于两端盖43之间,可以不同金属、金属化合物或金属混和物等材质制造。在第一实施例中,该等包覆膜41、42是以同心圆方式呈内外相套设的配置状态,较外侧的包覆膜42的熔点与电阻值均低于较内侧的包覆膜41熔点与电阻值,较佳者,多膜式高温自动断电电阻40包含一内部包覆膜41与一环绕在内部包覆膜41外侧的外部包覆膜42,内部包覆膜41是以镍制造,其熔点约摄氏1450度,电阻约在500欧姆以上,外部包覆膜42以锡制造,其熔点约在摄氏232度,电阻约在5欧姆,当多膜式高温自动断电电阻40维持在可正常运作的温度下时,外侧包覆膜42以低电阻的特性让电流可顺利通过多膜式高温自动断电电阻40,此时多膜式高温自动断电电阻40仅仅是作为导电用途而几乎不改变电子元件30的电阻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幸亚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幸亚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59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