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充电电动车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06628.2 | 申请日: | 2008-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432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郭粤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粤生 |
主分类号: | B60L8/00 | 分类号: | B60L8/0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廖世传 |
地址: | 541002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 充电 电动车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特别涉及一种自行充电电动车。
(二)背景技术:
当今世界上,公路行驶的车辆都是以汽油或柴油作为燃料,通过发动机作功产生动力使之运行的。然而汽、柴油在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对人体及生命都有一定的危害,造成环境极大的污染,并且地球上的石油资源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制的开发和利用。所以,世界各国都在致力研究开发以无污染的电能作为动力的电动车。现有的电动车,其电源由蓄电池提供,使电动机转动,电动机为电动车提供动力和力量。然而蓄电池的蓄能有限,电动车又不能在行驶过程中给电动车的蓄电池充电,因而大大限制了电动车的广泛应用。针对上述问题,申请人于2002-01-23申请的公告号为CN254124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自行空气流动力充电环保车》。该电动车主要由装置在车上的蓄电池组、电动机、充电发电机和叶轮组成。叶轮的叶片为沿轴心等间距倾斜排布的曲线型叶片,且叶片顶部向叶轮旋转正向或反向倾斜。位于电动车前端的叶轮,采用轴心方向与电动车的车体方向一致轴流式叶轮。继后在这个专利的基础上,本申请人于2005-07-20申请的公开号为CN1899871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的一种《自行充电环保车》的专利。这种电动车位于电动车顶端的叶轮,采用轴心方向与电动车的行驶方向垂直的离心式叶轮,通过叶轮的转动带动充电发电机运转。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利用空气的流动力使叶轮旋转,进而带动充电发电机运转发电后供给蓄电池。这种结构的叶轮,虽然能使消耗掉的蓄电池能量得到一定的补充,实现电动车自行发电行驶。但从后来的进一步测试中发现,这种离心式叶轮的叶片在汽车运行过程中产生了较大的反向风阻,因而导致充电发电机的发电效率较低。为了使电动车更完善,发电效率、行驶里程得到进一步提高,还需要对这种自行发电电动车做进一步的改进。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电动车的不足,公开一种发电效率更高的自行充电电动车。
本实用新型自行充电电动车,包括装置在车上的蓄电池组,电动机和充电发电机组,其不同之处在于:充电发电机包括装配在传动轴一侧与传动轴联动的充电发电机以及装配在车的前端和/或车顶上的充电发电机;充电发电机组与蓄电池组及电动机均并联;装配在车的前端的充电发电机为轴心式叶轮带动的充电发电机,装配在车顶上的充电发电机包括轴心式叶轮带动的充电发电机和可折形叶片或半瓢形叶片的离心式叶轮的带动的充电发电机。采用可折形叶片或半瓢形叶片的离心式叶轮,能有效的减少叶片在电动车行驶过程中所产生的反向风阻,提高了叶轮的转速,从而提高了充电发电机的发电效率,进而使蓄电池能量得到有效的补充,更适于电动车的长距离行驶。这样不仅能大大减小叶轮在逆风旋转端的的风阻,还能加大叶轮在顺风旋转端空气流量,从而提高了叶片的转速,进而提高了充电发电机的发电效率。
所述装配在车顶上的轴心式叶轮带动的充电发电机的个数为3个时,为横向直线排列;或为前排中间排列1个、后排两侧分别平行排列2个的正三角形排布;或者为前排平行排列2个、后排中间位置排列1个倒三角形排布。
所述位于车顶的离心式叶轮的带动的充电发电机的个数为1~2个。若是2个时,则是前后交错排列。
所述可折形叶片的离心式叶轮主要由套筒、固定支架、可折叶片、转轴、回位弹簧组成;固定支架呈梅花状分布在套筒的侧壁上,可折叶片由转轴配装在各固定支架的外端,与固定支架呈两截铰装,回位弹簧也配装在转轴上,两端头分别抵压在固定支架和可折叶片上。叶片的外端还配装有轴心方向与叶轮的轴心方向一致的小滑轮,与之对应还设有可供小滑轮自由滑动的滑轨,滑轨与叶片上的小滑轮相配合,滑轨成椭圆弧。这种可折形叶片处于折叠状态时,能有效减少反向风阻;在处于展开状态时,能增大叶片的有效力矩,增加充电发电机的有效功率。所述半瓢形叶片包括连接片和表面沿叶轮旋转方向凹陷的半圆瓢,半圆瓢的窄端与套筒相连。这种半瓢形叶片在一侧内凹,而在另一侧外凸,减小了叶片在逆风旋转时的风阻,这样就有效加大叶轮的转速,在旋转时提高充电发电机的发电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粤生,未经郭粤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66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留底式荧光信息不干胶标签
- 下一篇: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移动演示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