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板天线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06708.8 | 申请日: | 2008-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65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蔡明泽;余敏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倚天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22 | 分类号: | H01Q1/22;H01Q1/24;H01Q1/38;H01Q5/00;H01Q9/0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板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板天线。并且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具有扇形部及空腔的平板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讯产品的发展,使用者对无线通讯产品的要求也愈来愈高,从早期要求产品多功能,到外观精美,再到产品轻薄短小。然而,受限的空间结构对无线通讯产品的天线设计却是相当不利的。从早期外接天线,到天线内置,再到内建平板天线以满足使用者轻薄短小的外观需求。平板天线虽较有利于产品轻薄短小的实现,但产品的通讯特性却将受限。平板天线的通讯特性除了有方向性的限制,通讯频带也相对较小,并且回波损耗(return loss)也较高。这即表示传统平板天线通讯质量相对较差且需消耗更多的能量以实施完整的通讯功能。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在于提供一种平板天线,相较于传统平板天线,可提供较宽的通讯频带和较低的回波损耗,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一空腔的平板天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一扇形部的平板天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平板天线包含一馈入部、一接地部、一共同谐振部、一第一谐振部以及一第二谐振部。该接地部以及该共同谐振部分别与该馈入部连接。该第一谐振部以及该第二谐振部分别与该共同谐振部连接。该共同谐振部包含一扇形部(radial stub)。在该馈入部、该接地部、该共同谐振部与该第一谐振部之间形成一空腔。该空腔呈一凸形,该凸形的头部位于该馈入部与该接地部之间。于一具体实施例中,该凸形的矩形本体部的宽度约为3mm,长度约为8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平板天线,定义一第一操作路径,始于馈入部,经过该共同谐振部,终至该第一谐振部;另定义一第二操作路径,始于馈入部,经过该共同谐振部,终至该第二谐振部。于一具体实施例中,该第一操作路径的电性长度大于该第二操作路径的电性长度。该第一操作路径是工作于850/900MHz的通讯频带。该第二操作路径是工作于1800/1900MHz的通讯频带。通过此,本实用新型的平板天线可提供双频的通讯频带。另外,该第一谐振部或/及该第二谐振部亦可包含一扇形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提供的平板天线可加宽对应该第一操作路径以及该第二操作路径的通讯频带,并且降低其回波损耗,尤其是对应该第一操作路径的回波损耗。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由以下的创作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平板天线的示意图;
图2是绘示平板天线的回波损耗曲线图;
图3是绘示另一具体实施例的平板天线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1’:平板天线
12:馈入部 14:接地部
16:共同谐振部 18:第一谐振部
20:第二谐振部 22:凸形空腔
162、182、202:扇形部 222:头部
224:矩形本体
L:长度 W:宽度
P1:第一工作路径 P2:第二工作路径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1是绘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平板天线1示意图。根据该较佳具体实施例,平板天线1是一体成形,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其可利用电路板上的铜箔,直接成形于其上,或另以一金属薄片成形,再附着于其它介质上,甚或仅以单一金属片成形,而不再贴附在其它介质上。
平板天线1包含馈入部12、接地部14、共同谐振部16、第一谐振部18以及第二谐振部20。馈入部12介于接地部14与共同谐振部16之间,并且接地部14以及共同谐振部16分别与馈入部12连接。第一谐振部18以及第二谐振部20分别连接共同谐振部16。图1中馈入部12与接地部14中的虚线圆即表示馈入缆线的馈入点及接地点。馈入部12与接地部14的虚线圆中心距离约为4mm。在馈入部12、接地部14、共同谐振部16以及第一谐振部18之间形成一凸形空腔22。凸形空腔22的头部222则位于馈入部12以及接地部14之间。凸形空腔22的矩形本体部224的宽度W约为3mm、长度L约为5mm。另外,共同谐振部16包含一扇形部16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倚天资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倚天资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67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叉换位座舱游乐设备
- 下一篇:门窗用传动杆限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