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提升接收信号品质的改良式回路天线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06710.5 | 申请日: | 2008-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65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涂元亨;余敏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倚天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22 | 分类号: | H01Q1/22;H01Q9/30;H01Q21/3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升 接收 信号 品质 改良 回路 天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可提升接收信号品质的改良式回路天线装置,尤指一种适用于可便携式无线电子设备的可提升接收信号品质的改良式回路天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可随身携带的数字产品也越来越多,例如市面上的股票机、个人数字助理(PDA)以及数字电视等等数字产品,而为能够以无线方式接收信号,前述数字产品皆须配置有一天线,且由于天线的技术改良,使其在携带上也越来越方便。
然以天线接收信号的品质仍受到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例如,前述数字产品可能因为接收信号地点不同,其场强分布不均匀,因此信号的强度也不尽相同,而导致信号接收品质的不一致,造成数字产品在有些地方不用靠近窗户即有良好的接收信号,反之,则必需靠近窗户才有良好的接收信号,或是在高楼层才会比地面上接收信号来得优良。此外,如果数字产品刚好处在信号较弱的地方,且附近大楼太过多,也可能导致无法接收信号。又,可携带的数字产品由于体积小,所以其内建天线和内部电路极为相近,而内部电路可能在使用时产生噪声,此噪声将会干扰内建天线的接收信号品质,使得信号接收不良,因此对于需要实时接收信息的数字产品而言,可能因为信号接收不良的因素造成遗失接收的资料,而造成使用者的极大的损失,故前述已知天线装置实有予以改进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可提升接收信号品质的改良式回路天线装置,其可有效提升产品接收信号的品质。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提升接收信号品质的改良式回路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该基板上具有一馈入点及一接地点;
一以接收一外部信号的内建回路天线,绕设在该基板上,并分别连接该馈入点及该接地点,形成一回路;以及
一以接收该外部信号的高阻抗线段,连接至该馈入点。
其中,该高阻抗线段为一单极天线。
其中,该高阻抗线段以可拆卸式连接头连接该馈入点。
其中,该高阻抗线段及该内建回路天线以并联方式相互连接。
其中,该内建回路天线还包括串联一以调整接收频率的电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提升接收信号品质的可携式无线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壳体,设有一内部空间;
一印刷电路板,其上具有至少一以提供该电子设备功能的电子元件,该印刷电路板上并具有一馈入点及一接地点;
一内建回路天线,设置在该印刷电路板上,其两端并分别连接该馈入点以及该接地点,形成一以接收一外部信号的回路;及
一以接收该外部信号的高阻抗线段,连接至该馈入点,并延伸至该壳体外部。
其中,该内建回路天线绕设在该印刷电路板的上下二表面处。
其中,该高阻抗线段为一单极天线。
其中,该高阻抗线段以可拆卸式连接头连接该馈入点。
其中,该高阻抗线段及该内建回路天线以并联方式相互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可提升接收信号品质的改良式回路天线装置,其可有效提升产品接收信号的品质。
附图说明
以下配合附图列举以下较佳实施例,用以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功效进行详细说明;其中所用附图先简要说明如下,其中:
图1(A)是本实用新型可提升接收信号品质的改良式回路天线装置的侧视图。
图1(B)是本实用新型可提升接收信号品质的改良式回路天线装置的上视图。
图2是具有本实用新型可提升接收信号品质的改良式回路天线装置的可携式无线电子设备的分解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相同具有内建回路天线的测试机比较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接单极天线和内建回路天线的比较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建回路天线和改良式回路天线的比较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壳体
11-侧边
111-孔洞
2-印刷电路板
3-回路天线装置
31-内部电路
32-内建回路天线
33-高阻抗线段
34-电容
35-基板
38-接地点
39-馈入点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倚天资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倚天资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67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SATA刺破型连接器结构
- 下一篇:螺旋脱气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