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06719.6 | 申请日: | 2008-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71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江毓彧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22 | 分类号: | H01Q1/22;H01Q1/36;H01Q9/04;H01Q9/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魏晓刚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天线,特别关于一种具有较大信号传输频宽的天线。
背景技术
美国US 6,812,892、US 7,161,543以及US 6,891,504号专利分别公开三种传统天线,其信号传输频宽较窄,并无法满足现今的信号传输需求。例如,图1a显示美国US 6,812,892号专利所公开的一种传统天线1,包括一接地元件10、一传导元件20以及一辐射体30。传导元件20连接该接地元件10。辐射体30连接该传导元件20。该同轴缆线40耦接该接地元件10以及该传导元件20。该辐射体30包括一第一段部31以及一第二段部32。该第一段部31传输一高频信号,该第二段部32传输一低频信号。
参照图1b,其显示传统天线1的信号传输效果,由图1b可知,传统天线1的有效频段(电压驻波比Voltage Standing Wave Ratio小于2的部分)约介于2.39GHz至2.53GHz之间,以及4.84GHz至5.80GHz之间。在传统技术中,由于其信号传输频宽较窄,并无法满足现今的信号传输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即为了欲解决传统技术之问题而提供的一种天线。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了一种天线,包括一接地元件、一辐射体以及一传导元件。传导元件连接该接地元件以及该辐射体。辐射体包括一本体部以及一第一沟槽。本体部包括一第一边缘、一第二边缘、一第三边缘以及一第四边缘,该第一边缘平行该第三边缘,该第一边缘的长度小于该第三边缘的长度,该第一边缘邻近该接地元件,该第二边缘连接该第一边缘以及该第三边缘,该第四边缘连接该第一边缘以及该第三边缘,该第二边缘以及该第四边缘以彼此渐开的方式从该第一边缘朝该第三边缘延伸。第一沟槽开设于该辐射体的边缘。
本实用新型的天线的优点在于,可以较小体积的天线结构提供较宽的频宽以及优选的信号传输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显示传统的天线;
图1b显示传统天线的信号传输效果;
图2a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天线的立体图;
图2b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天线的前视图;
图3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天线的信号传输效果;
图4a-图4d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天线中的信号走向;
图5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天线;
图6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天线;
图7a显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天线;
图7b显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变形例;以及
图8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天线。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天线
10~接地元件
20~传导元件
30~辐射体
31~第一段部
32~第二段部
40~同轴缆线
100、201、202、203、203’、204~天线
110~接地元件
101~第一基准线
102~第二基准线
120~传导元件
130~本体部
131~第一边缘
132~第二边缘
133~第三边缘
134~第四边缘
141~第一沟槽
142~第二沟槽
1421~L形段部
1422~直线形段部
150~延伸部
151~第一段部
152~第二段部
160~辐射体
170~馈入点
180~同轴缆线
211、212、213~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图2a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天线100的立体图,图2b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天线100的前视图。参照第2a以及2b图,该天线100包括一接地元件110、一传导元件120以及一辐射体160。传导元件120连接该接地元件110以及该辐射体160。辐射体160包括一本体部130、一第一沟槽141、一第二沟槽142以及一延伸部150。本体部130包括一第一边缘131、一第二边缘132、一第三边缘133以及一第四边缘134,该第一边缘131平行该第三边缘133,该第一边缘131的长度小于该第三边缘133的长度,该第一边缘131邻近该接地元件110,该第二边缘132连接该第一边缘131以及该第三边缘133,该第四边缘134连接该第一边缘131以及该第三边缘133,该第二边缘132以及该第四边缘134以彼此渐开的方式从该第一边缘131朝该第三边缘133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67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自动调焦的摄像头模组
- 下一篇:健康检测体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