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布线模板支撑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07281.3 | 申请日: | 2008-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74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踪晓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02 | 分类号: | H05K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俊波 |
地址: | 03703***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布线 模板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用于支撑布线模板的支架,特别是指一种在电力 机车电器屏柜布线过程中用到的布线模板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使用布线模板等专用的布线设备来对电控柜的多条电线进行 布置和走线,以提高布线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举例来说,电力机车电器屏 柜布线就从原有的布线方式改为以布线模板进行布线,从而提高了布线质量 及生产效率。
通常布线模板需要被安装在支撑架上。目前普遍使用的布线模板的支撑 架和安装方式有两种:一种支撑架是立式的,布线模板被竖直地安装在立式 支撑架上;另一种支撑架是水平式的,布线模板被平放在支撑架上。这两种 布线模板支撑架虽然能起到支撑作用,但这两种支撑架不包括任何的调节装 置,布线模板在安装于支撑架上以后就固定了。
对于立式支撑架而言,布线模板安装在支撑架以后,布线模板仅能适用 于一种高度规格的电器屏柜的电线布设,如果待布线的电器屏柜的高度超过 和低于布线模板的电器屏柜时,使用该预定高度的布线模板就会存在困扰; 电器屏柜高于布线模板的既定高度时,还可以采用在支撑架底部垫高的方式 来勉强使用布线模板,但需要增加工人垫高支撑架的工作量;而在电器屏柜 的高度低于布线模板的预设高度时,就无法使用布线模板进行布线了。对于 水平式支撑架而言,同样存在着仅适用于预定高度的电器屏柜布线的局限 性,同样存在着待布线电器屏柜的高度超过和低于布线模板时,使用预定高 度的布线模板所带来的不便和困扰。另外,目前仅有立式和水平式的布线模 板支撑架,这两种支撑架除了前面提到的布线模板固定、高度适应性差以外, 不能适用于除了竖直、水平正交角度以外的其它倾斜角度的布线使用要求。
可见,现有技术当中的布线模板支撑架确实存在着布线模板固定、适应 灵活性差、使用十分不便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布线模板支撑装置,支撑装 置是活动可调的,能够克服现有技术当中布线模板固定的不足,能实现灵活、 安全、方便地在布线模板上布线,便于工人布线查线,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 度,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布线模板支撑装置, 能够同时对布线模板实现高度和倾斜角度的调节,可通用于各种规格电器屏 柜的布线作业,通用性极佳。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再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布线模板支撑装置, 可以用于安装不同规格尺寸的布线模板,安装布线模板的通用性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布线模板支撑装置,包括有一模板支架,所述模 板支架连接有调节装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在模 板支架下方。这样一来,本实用新型的布线模板支撑装置就能带动其上的布 线模板实现上、下高度上的调节,可适用于各种高度规格的电器屏柜的布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设在模 板支架下方。这样一来,本实用新型的布线模板支撑装置就能带动其上的布 线模板实现任何倾斜角度上的调节,可适用于在各种倾斜角度下的电器屏柜 的布线。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升降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升 降机构和旋转机构均设在模板支架下方。这样一来,本实用新型的布线模板 支撑装置,能够同时对布线模板实现高度和倾斜角度的调节,可通用于各种 规格电器屏柜的布线作业,通用性极佳。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机构和旋转机构均是设在模板 支架下方的,显然的,如果布线模板上方具有便于吊挂调节装置的空间,所 述升降机构和旋转机构可以考虑设在模板支架上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支架;升降横 梁,该升降横梁上、下滑动地配设在升降支架上;两个蜗轮丝杆升降机,分 别设在所述升降横梁下方的两端;一个螺旋伞形齿轮传动箱,连接在两个蜗 轮丝杆升降机之间。说明一下,在本实新型中,所采用的升降机构完全不局 限于所例举的升降机构,现有技术当中任何能实现升降动作的升降机,例如 行走轮液压升降机、模块式丝杠升降机、电动驱动丝杠螺母副升降机构等等 均可采用,在本实用新型中不再详细一一例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72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